上海博物馆素以青铜器收藏和研究名重海内,所藏历代彝器体系赅备,质量精绝,堪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标本。近年来又陆续购进多件重量级藏品,使其庋藏更趋丰富精审。 2010年,曾经清末金石名家吴大澂收藏著录的传世重器小臣 一百年前,吴大澂曾假海派名家任薰之手将自己的形象及心爱的金石收藏绘于一幅长卷之中,并配以藏品的全形墨拓,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这卷著名的《愙斋藏古图》如今亦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中。百年来,青铜器的研究不断精进,而前辈学者筚路蓝缕之功尤使人感念难忘。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臣 |
![]() |
![]() |
|
小臣 卣盖上饰倒置的兽面纹,盖沿饰龙纹,器颈部饰俯首屈体的龙纹,间隔有突出的兽首,腹部上端饰一周鸟纹,腹部饰圆睛和獠牙凸起的兽面纹,圈足饰鸟纹,提梁外侧饰两头龙纹,内侧饰阴线刻成的变形兽面纹。整器花纹虽未饰当时流行的云雷纹作地纹,但由于上下纹样分布与搭配有序,且用高浮雕的装饰方法,使得整器的装饰既简朴粗放,又不失神秘庄重。 方卣的盖内和器底各铸铭文十五字,记王赏赐了小臣 1935年春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阳殷墟的第十一次发掘中,在侯家庄西北冈1003号大墓的西墓道出土过一件刻有小臣 近年在河南三门峡市的虢国墓地和陕西韩城的芮国墓地先后出土刻有小臣 |
![]() |
小臣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江苏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曾任广东、湖南巡抚,著有《说文古籀补》、《古玉图考》、《权衡度量考》、《愙斋集古录》、《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愙斋文集》等。 《愙斋集古图》是吴大澂将自己的肖像及所藏器物绘于一幅,并和愙斋所藏青铜器物的全形及拓片以绘画的形式集中装裱而成的一幅长卷。分上下两卷,上卷肖像由海派名家任薰所作,下卷肖像由胡琴涵落墨,而背景、器物则由善于“摹古”的画家陆恢完成。这种表现文人斋室生活的题材历代以来颇多流行,而象此卷融个人收藏与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博古图”则是晚清绘画中风行一时的新样式。 小臣 小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