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冠主体为碧玉质,光素无纹,两侧有穿孔。簪为木质,包金蘑菇首。
发冠是古代成年男子所戴的束发用具。周代已有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的习俗,考古发现中迄今可见最早的玉质发冠则为宋代制品。玉发冠至明代十分流行,尺寸较之前代为小。明王圻《三才图会》云:“名曰‘束发’者,亦以仅能撮一髻 耳。”一般作半月形,中空,后部略高于前部。偶见玛瑙、琥珀质地,形式有五梁、七梁或无梁,大多无其余附饰,两侧和(或)前后各有一相对小孔,可对插发簪以束发。
玉发冠是明代贵族阶层流行的一种礼仪性饰物,可单独佩戴,也可再外戴乌纱帽。按明制,发冠上梁的多少代表着使用者的等级地位。明清商品经济繁荣,男性平民佩戴头饰日趋普遍,尤以单体玉簪或金簪常见,多做覆斗形或蘑菇形首, 此器之中的包金首木质者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