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弓》不分卷闵齐伋刻朱墨套印本
简介

此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闵齐伋刻朱墨套印本。

一册。半叶8行,行18字。左右双边,白口,无鱼尾,无行线,行间有朱色圈点。书口上镌书名,下镌页码。天头上朱色套印南宋谢枋得的评点与明代杨慎的附注。《檀弓》是《礼记》中的一篇。自宋代起,受古文运动的影响,《檀弓》逐渐被学者重视,从《礼记》中析出,单独成篇,加以圈点、评论、旁批或注释。该书《序》中说,闵齐伋“顷从弟子京所见谢高泉先生所校本,盖旧本也,兼有用修附注,援引淹博,足备参稽”,遂取以编刻成书。《檀弓》篇校勘者谢东山,字阳升,号高泉, 射洪(今四川射洪市)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刊刻者闵齐伋,字寓五,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明末著名的刻书家,以喜套印而名世。

郑振铎《西谛书话》称赞套印本“楮墨精良,彩色烂然,即为读本, 亦足怡娱”。明代江南地区的刻书, 以吴兴最为兴盛。吴兴刻书的内容多带有评点,与明代文学批评风气相应,而技术上则多采用多色套印。套印本以闵、凌二家最为著名,而闵较之凌更具影响力。私刻本顺应学术潮流,追求精湛技艺,充分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学术的兴盛与发达。

相关资源
【网上展览】 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
上海博物馆
事业单位 适老化标识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联网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