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
-
时代:
-
详细年代:
-
类别:
-
进阶类别:
-
材质:
-
外观形式:
-
作者:
-
产地:
-
工艺:
-
主题:
-
文字释文:
- 道光二年小除,偶来溧阳访零陵寺唐井,摹其文作注水具。是日逢天雨,花漂随研席间俱成卍字,亦一奇也。红梨庵发僧手书并跋。蠹鱼伴读红梨庵,绠修汲古时耽耽,庵僧独学渺不欢,羡波胜福夸同霑。伯甫士干。又铭:维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五月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阑并石盆,永充供养。大匠储乡郭通以偈赞曰:"此是南山石,将来造井阑,留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同槃胜福者,超于弥勒前。
-
款识印记:
-
位置:
-
标签:
简介
杨彭年,生卒年不详,字二泉,号大鹏,江苏宜兴人。清代嘉庆时期紫砂壶名艺人。所制茗壶,玉色晶光,气韵温雅。有的浑朴工致,有的玲珑精巧,虽随意制成,具天然之趣。善于配泥。当时著名篆刻家陈鸿寿(号曼声)经常与杨彭年合作,由陈设计并刻铭,杨制造,号为“曼生壶”。
水盂是文房的常见用具。这件水盂器型浑朴,炼泥细腻,朴而不拙,气息古雅。器底篆“杨彭年造”方印,器身有清人杨秉桂长铭自叙道光二年在溧阳零陵寺见唐井栏铭而制此水盂,并摹写井栏铭。
相关资源
【网上展览】
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