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瞿式耜辑《媿林漫录》二卷(清光绪十六年版)
简介

此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二月江苏书局刊版。

一册。半叶13行,行24字。左右双边,白口,上单鱼尾。板心鱼尾上镌媿林漫录,下镌类名,板心下镌页码。外封翁同龢墨书题签媿林漫录 一册全,又有其墨书手跋:岁己丑,长白刚公抚吴,余以此书属其付书局刊之。惜未校雠,讹夺滋甚。壬辰八月,翁同龢记。即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时,翁同龢请时任江苏巡抚的刚毅代刊此书。上博所藏此本《媿林漫录》,曾经翁同龢校正,多有墨批。卷末且题云:校正舛误脱落凡一百二十八条。除了这些批校之外,书前还有另外一段翁同龢的朱书题跋:庚寅腊月,余在京师,文书填委,朝夕不遑。有客携破书来售,不暇遍观。内有旧钞古人遗铎二册,分十类,曰:立志、辩学、敦伦,此三类缺;种德、应物、护生、位思、家宜、读书、归心。每类末有醒庵氏曰云云。其所辑与此十同七八,其论说亦无弗同也。其孙高治一跋,谓乃祖于艰困中手纂。无年月,疑莫能明也。瓶生记。南京图书馆藏本也存有翁氏题跋,内容与上博本基本相同,可见翁氏对于此书的喜好。南京图书馆所藏本又存目录,分上下卷,卷各五类。

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编成于崇祯丙子。杂抄诸儒之言,分为学问、居心、规家、酬世、在位、积德、读书、究竟、摄生、依隐十篇,儒、墨兼陈,盖林居时录以自警。大旨归于为善而已,非辩别学术之书也。有明崇祯九年(1636年)瞿氏耕石斋刊本,即此本之底本,而此本则系清光绪年间江南官刻本。翁同龢以贵介子弟而历仕显宦,对于这类书籍的喜好,其实颇可以说明清代儒学传家的上层阶级的自我要求和道德规范标准,对我们理解他们的立身处世有颇多裨益。

相关资源
【网上展览】 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
上海博物馆
事业单位 适老化标识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联网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