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是清代男子套戴于大拇指上的常见饰物。此件扳指整体呈圆筒状,上端口平,佩戴时朝向指尖,端缘向内壁呈缓坡状,方便拇指活动。下端口略弧凸,配合虎口弧度,符合人体工学。外壁浮雕有八匹骏马,或卧伏,或站立,或奔驰,姿态各异。马身与上下端口均经人工着色呈棕褐色。
扳指原称玉韘。《说文》载:“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可知其原用于套入拇指以勾拉弓弦。出土可见最早者来自殷墟妇好墓,有穿孔可供系绳扎于腕部,后成为能射御的象征物。清代满族素有佩戴扳指的习俗,故玉扳指复又流行,受到贵族的喜爱。此件扳指出土于江南清代中晚期墓葬,可知这种供赏玩的指间装饰也常见于江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