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1368-1644年)
上海博物馆藏
图绘罗汉于枯木中正坐入定,其神腾出于上,有大蟒盘绕其下。画面表现尊者不畏巨蟒进入禅定的状态。
在印度佛经中,蛇的形象泛指有害的事物,文献中有关于佛祖如来降蛇的记载。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蛇的形象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因恐惧而崇拜蛇,而是希望通过宗教的超然力量降服蛇,这一人蛇关系在罗汉信仰中有数例可循。例如,其中的“因揭陀尊者”,即“布袋罗汉”,相传是印度的捕蛇人,常携一布袋进山捕蛇,拔去毒牙后再将蛇放归山林,以免行人被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