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2022-12-17 - 2023-01-01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第三展览厅
缂,一种通经回纬的纺织工艺,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遂有缂丝。因它织作耗时费工,堪称“寸缂寸金”,非寻常之物。受宋徽宗推崇的院体画影响,缂丝技法由唐时纹样图案主用平缂、勾缂技法,转向与绘画生趣和意境相融的多种戗缂技法方向发展,形成不同流派,南宋朱克柔为一代表。朱克柔融合院体画艺于缂丝技艺,以纤细的合色花线(合花线)作调色,以“长短戗缂”技法来摹画水墨笔意,晕色效果自然天成,精工细作。后世赞其名为“朱缂”。上海博物馆秘藏的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是宋缂花鸟之翘楚。此作品原为庞莱臣旧藏,其后人庞维谨等于1952年连同5件明清缂丝书画一并捐赠,附函中云:“此种天壤瑰宝,不敢再自珍秘,亟宜献捐国家,公诸人民。”庞氏家族高义之举,使国之瑰宝《莲塘乳鸭图》得以公之于世,让朱缂法得到研究和传承。
丝路西来之技,入中华丝艺,于江南之地,融会丹青之美,方成《莲塘乳鸭图》之缂丝巨制。今值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庆典之际,特出此平日难得面世的秘藏瑰宝供人们欣赏,为流传千载之绝色再觅当代知音,定能有助于今日传统工艺之复兴,其意义想必不止于研古鉴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