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8日21点25分,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博物馆重要捐赠者、百岁老人潘达于在苏州逝世。
潘达于女士出生在苏州,原姓丁,1923年出嫁到苏州望族潘家。潘氏家藏丰富,有“滂喜斋”专藏珍本书籍和“攀古楼”专藏青铜器。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潘达于女士成为潘氏家族大量珍贵文物的实际看护者与掌管者,为妥善保藏它们倾注了大量心血。抗日战争期间,她在家人协助下,将包括大盂鼎、大克鼎在内的家藏珍贵器物深埋在地下,书画及部分古董则安放在隐蔽的隔间中。由于安排周密,虽然日军多次上门翻查,威逼利诱,却始终没有发现埋于地下和藏于隔间中的文物,这批珍宝安全地度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那些纷乱的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慎重考虑,潘达于女士认为“有全国影响的重要文物只有置之博物馆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遂于1951年向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捐献了青铜重器大盂鼎和大克鼎及其它珍贵文物二百余件,这一义举受到了文化部的褒奖,由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签发褒奖状。
五十多年来,潘达于女士生活俭朴,安于平淡,从未后悔当时的捐赠,亦未向国家和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其高风亮节和对祖国文博事业的拳拳之心令人衷心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