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公告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展览今天开幕
发布日期: 2017-06-27

QQ图片20170626172746.jpg

今天,“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通过来自大英博物馆100件(组)难得一见的藏品,向人们讲述一部悠久而丰富的浓缩世界史。展览时间为2017629日至108日。展览地点为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厅。

IMG_2482a.jpg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在800万件藏品中选出100组文物,用实物来讲述200万年的浩瀚人类历史——这个创意源自BBC(英国广播公司)一档系列广播节目。2010年,时任大英博物馆馆长的尼尔·麦瑞格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用100件文物讲述跨越200万年的世界历史,并且尽可能地涵盖地球上所有地区出现过的文明。此后,大英博物馆又历时四年,将这100件文物编撰成同名书籍,并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推出了世界巡展,先后到达阿联酋、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上一站是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所到之处均引起当地热烈反响。

本次展览按照时间线索,从人类文明鸿蒙初开的时期,直到我们创造的当今世界。除序厅和尾厅,另外的八个主题展厅分别为:开端、最初的城市、权力与哲学、仪式与信仰、贸易与侵略、创新与适应、邂逅与联结和我们制造的世界。各种展品既按时间顺序摆放,又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为引导,体现了一种宏大的整体史观。今天,属于中国上海的第101件展品也终于揭开神秘面纱。作为大英博物馆世界巡展的第9站,此次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IMG_2538.jpg

古埃及木乃伊是大英博物馆最具分量的藏品之一。在“大英百物展”的序厅,来自古埃及的“佘盆梅海特内棺”静静安放在展厅中央的玻璃柜内,无声诉说着距今2600多年前关于生命的许多秘密。据介绍,之所以将它作为展览的序章,因为这是一件能诉说多种故事的特殊展品,考古人员通过最新技术扫描显示,棺中安放的木乃伊并不是女贵族佘盆梅海特,而是一个25-40岁的成年男子,个中缘由仍是未解之谜。

IMG_2547.jpg

尾厅部分就是万众期待的第101件展品。为了体现以文物沟通全世界以及共享的原则,大英博物馆的每一次巡展都会邀请当地临展博物馆自行挑选第101件展品,作为汇入“由文物讲述世界历史”大家庭的新成员。从今年3月开始,上海博物馆通过公开征集,最终选择了“二维码”作为续写人类历史的第101件展品。仔细观察,上海博物馆的这方二维码也蕴藏了无尽的信息,事实上,它是由100组展品组成的。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温天气和暑期档的大客流,上博将采取限流措施,每天最多接待8000人次,并增派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维持现场秩序,及时为观众提供服务。为了更好满足观众的需求,上博将在每周五晚上18:00-21:00增设夜场,同时开放“大英百物展”和“茜茜公主与匈牙利”两个特展展厅,市民可通过微信预约,选择相应时段,扫码分批入场。(预约通道及具体办法请留意微信公众号“上海博物馆:SH-Museum”近期发布的信息)

IMG_2493.jpg

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解读此次展出的101件展品,将它们置于“全球化”背景下,跨越200万年的世界文明中以平等、互联的视角重新审视,上海博物馆网站推出了专题页面,并开设评论版块,诚邀观众讨论他们通过这次展览“看到的世界史”:http://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olexhibition/frontend/index.action

未标题-1.jpg

除此之外,上博还组织专业团队重新编译了《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图册,对文物背后的故事作了图文并茂的解读。为了满足各年龄段读者的需求,上博出品的三本教育读物《文明对比手册》、《文明的亚洲》和原创绘本《手绘文物世界史》也将于暑期问世。

  此外,上博近期还将推出11场精彩纷呈的主题讲座,其中包括:大英博物馆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分享《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讲述玛雅文化中的“科潘传奇和新发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梅村解读“阿姆河宝藏——古波斯帝国对丝绸之路的贡献”等。市民可在微信公众号“上海博物馆:SH-Museum”中报名参加感兴趣的活动。








上海博物馆
事业单位 适老化标识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联网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