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的陶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很多博物馆的重要展品。如何让孩子走进博物馆,与文物亲密接触,而不是把参观博物馆看作一场枯燥的“文化苦旅”?由上海博物馆主编的原创文物游戏绘本《乐游陶瓷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今天,由上海博物馆、上海中信大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大方”)共同主办的“打开绘本, 发现陶瓷之美——《乐游陶瓷国》新书发布会暨读者见面会”在上海博物馆观众活动中心举行。新书发布会由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主持,馆长杨志刚、中信大方董事长李英洪出席致辞,并共同为新书揭幕。
上博文创团队是策划团队的主体,去年年底与“中信大方”(中信出版集团在上海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双方整合优势资源,成立编委会,不断讨论磨合,共同开发,最终形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乐游陶瓷国》。
与大多数艰深晦涩的专业图书不同,在《乐游陶瓷国》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孙悦创作了一个童话故事,让文物都“活”了起来:当最后一名游客离开后,博物馆的大门缓缓关上了,属于博物馆宝贝们的时刻开始了。陶俑女孩“桃桃”和绿釉陶狗“小博乐”兴冲冲地准备实施他们的乘龙飞天计划,探索陶瓷之路。他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打开绘本,小朋友可以跟着文静有礼的“桃桃”和活泼好动的“小博乐”上天入海,领略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陶瓷之美,丰富的游戏设计更让阅读带来惊喜和快乐。
与市面上的普通绘本不同,《乐游陶瓷国》有相当的知识含量。上博陶瓷研究部专家陈洁在众多的藏品中,选取了特色最为鲜明,兼具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情感价值的馆藏文物,为主创人员深入梳理和解读了文物藏品的内涵、历史渊源、文化寓意、昔日的使用者及背后的故事。她在绘本的创作过程中也倾注了很多心力,确保孩子们能从绘本中学到准确的文物知识。
青年插画家、绘本创作人符文征最晚加入创作团队,但她凭借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很好地把握了《乐游陶瓷国》的特点。她在发布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感受。富有“想象力”的插画,包含故事、知识点,更有全套陶瓷海运棋(棋盘、骰子、棋子、卡片)和贴纸、AR游戏的设计制作,内容远远超过了普通绘本。
此外,上海博物馆还同时发布了与本书配套的亲子陶瓷课程及衍生IP产品。由陶瓷专家陈洁老师担纲主讲的亲子陶瓷课程《小淘气的陶瓷之旅》将在9月开讲,她将从陶瓷馆的文物出发,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述与陶瓷有关的趣味知识。
在发布会现场,通过“上海博物馆艺术品公司”微信公众号招募的20组家庭参与了上博为他们准备的亲子体验课,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通过游戏和手工,抢鲜体验此次新推出的AR涂色、探险游戏。下载专用的“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绘本”APP,手机扫描自己的涂色作品,就可以看到可以三维旋转的陶瓷瓶。
最后,他们还将跟着陈洁老师一起参观上博陶瓷陈列馆,寻找书中人物“桃桃”、“小博乐”、“小鹦鹉”和“老龙”的文物原型,与书中主人公一起畅游“陶瓷国”,在阅读和动手中学习陶瓷发展历史,领略陶瓷工艺之美。
《乐游陶瓷国》9月中旬将在上海博物馆商店、淘宝官方旗舰店同步发售,敬请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