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大师登编钟(九件)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青铜最大钟高25厘米,铣间16.8厘米;最小钟高14.2厘米,铣间8.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编钟是中国古代礼乐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于西周早期。钟体的造型是覆瓦式的扁圆体,打击正、侧部,可以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音,所以又被称为双音钟。双音钟可用较少数量的钟组成较为完整的音阶,以达到演奏出优美乐章的目的。楚大师登钟为编钟共有9件,大小相次。铭文记载了一位名叫登的楚国大师铸造了这套音色和谐、优美的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