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孔雀牡丹纹梅瓶

明正统—天顺(1436–1464)
高35.5厘米 口径6.1厘米 足径12.1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瓶通体以青花装饰,肩部绘覆莲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孔雀牡丹纹,一雌一雄两只孔雀,中间以洞石牡丹相隔;胫部绘仰莲纹。底露胎无釉,有很多铁锈色斑点,修足简单随意。
孔雀虽非中原本土所产,却很早就被引进,并深受喜爱。在文学和艺术品当中表现孔雀形象的作品较为多见。在瓷器上最早绘孔雀纹饰的是唐代的长沙窑,元代青花瓷器中孔雀纹开始多见,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少见,而到了正统、景泰、天顺时期又逐渐增加,多出现在梅瓶和大罐上,国内外的很多公私机构均有收藏。
从制作工艺和绘画技法上来看,这些绘孔雀纹的瓷器缺少官窑瓷器的工整严谨,多了些民窑的随意率性,所以应该都属于景德镇民窑的产品。2014年在景德镇珠山发现的空白期地层中,也并未找到绘有孔雀纹的官窑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