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介绍
保护修复是文物存续和利用的坚实保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就从民间招募古董行当的修复名家,率先设立文物保护修复研究机构,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文保科技的融合应用。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研究体系,并在持续发展壮大。
上海博物馆东馆的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通过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和主题陈列两种不同形式,向观众揭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在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空间内,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陶瓷、书画、家具、漆器、古籍等国家级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技艺团队轮流展示真实的工作状态。主题陈列简明阐释文物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文物保护的必要性;通过明代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春秋晚期青铜蟠龙纹鑑、清代景德镇窑五彩仕女婴戏图罐、明代中晚期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碗、清代紫檀木漆架宫灯、商代中期青铜兽面纹斝等文物的保护修复应用案例,系统展示从价值认知、病害诊断、本体修复到预防性保护的完整流程,揭秘完形、全色等修复技艺中的难点和精髓,以及应用到文物保护中的前沿“黑科技”;深入介绍参与文保工作的各种专业角色,展示文物保护不断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的主题陈列将不定期更新,未来观众也将有机会进入展示空间与修复师零距离互动。
展项文物
清明上河图卷
明 佚名 画芯横672cm,纵30cm
该手卷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的明代摹本。入藏时存在装裱脱落缺失、画面折裂脏污、画意缺损等病害。通过多种科学分析技术,揭示了各种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文物材质与工艺信息。在此基础上经过“洗、揭、补、托、全”等传统书画修复技艺,让画卷重现华彩。画作的展示依据“稳定、洁净”的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对展柜内的湿度、污染气体和光照进行监测调控。
蟠龙纹鑑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鑑是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的容器。此鑑由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于20世纪90年代自香港抢救回归。其形制巨大,破损变形严重,补缺完形的难度尤高。修复工作历经十余年,于2012年获得美国银行的资助。
景德镇窑五彩仕女婴戏图罐
清 顺治(1644-1661)
清代景德镇窑五彩瓷器颜色丰富绚丽,釉面光润。这件瓷器修复前破裂缺损,修复中主要采用了结合笔涂和喷绘,以多种着色技法复原了五彩的色调与质感,达到了“浑然一体”的修复效果。
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碗
明中晚期(1522-1620)
这件“宣德”底款的青花花鸟纹碗原件残损,在海外发现后辗转入藏上海博物馆。通过显微观察、青花与釉料的元素组成分析以及热释光年代测定,确定其烧制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景德镇窑。在保护修复过程中模拟了国产青花料的呈色特征,并保留了旧修的锔瓷痕迹。
紫檀木漆架座宫灯
清
这件带座宫灯典雅富丽,具备清代宫灯的典型风貌。宫灯外观看似完好,借助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X-CT),发现了其潜在的病害风险以及旧修痕迹,为保护修复提供了指导。该技术能以无损方式观察物体内部结构,已成为文物分析检测的重要手段。
兽面纹斝
商中期(公元前15-13世纪)
这件青铜斝修复前由13件碎片构成,残缺面积超过一半。修复中采用3D 扫描技术实现精准建模,并以金属3D 打印技术制作了补配件,大大提高了修复的安全性、精确性和效率。
明黄花梨麒麟纹圈椅(紫檀木仿制件)
此件圈椅椅圈三接,靠背上端作壸门形开光,座屉下三面设壸门券口。圈椅的后背与扶手形成一个整体,就坐时肘、腋、臂均获支撑,坐感舒适。所有部件均由榫卯结构联接,借助现代力学分析可深入了解传统工艺中蕴含的科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