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瓷器品种,这种“蓝与白”的装饰已成为典型的中国元素。青花瓷器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黑石号”沉船出水的三件唐青花瓷器,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无论是从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来看,还是放眼世界陶瓷历史,唐代青花瓷器的问世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唐青花这类世界上最早的青花瓷器是怎么诞生的?它的工艺是中国传统制瓷技术的线性发展,还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其装饰风格有何特色?产品是否仅仅针对海外市场而生产?讲座将以“黑石号”上的唐青花为切入点,介绍唐青花在国内外的考古发现与出土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对学界关注的唐青花菱形花卉纹样、彩绘工艺及其技术来源、唐青花的消费市场等问题予以梳理,做进一步地思考与讨论。
主讲人简介:
刘朝晖,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中国古陶瓷和物质文化史研究,兼及东亚古代陶瓷。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于景德镇瓷器与瓷业社会史、外销瓷器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曾先后在日本立教大学、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香港城市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英国牛津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访问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项目等。代表作有专著《明清以来景德镇瓷业与社会》及论文“克拉克瓷器的再探讨——以中国消费市场为中心”、Jingdezhen and Imari: Communic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Porcelains during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y、“唐青花研究の再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