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司马光 真书宁州帖
-
原名:
-
时代:
-
详细年代:
-
类别:
-
进阶类别:
-
尺寸:
-
材质:
-
外观形式:
-
作者:
-
产地:
-
工艺:
-
主题:
-
文字释文:
- 十月五日,宁州兵士来,知汝决须赴任,十二日程暹(父?)来,方知汝竟不下侍养文字,彼交代催汝赴任是何意?岂非耍交割大虫尾? 我书书令汝更下一状,汝终不肯。父母年七八十岁,又多疾 ,况官中时有不测科率,汝何忍舍去? 不意汝顽愚一至于此。汝若坚心要侍养时 ,更何用宁州〔重差〕接人〔来〕( 重差与来三字,分别增添在接字右上侧和人字右下侧?)?假使因乞侍养获罪于朝廷,乃是孝义之事也,又何妨,何妨! 今汝才去 ,朝旨静合侍养 ,若本府奏称,本官已赴本任 ,缴回文字,则朝廷必以为厥叔强欲差它侍养,它自不愿,已到本任 ,直收杀不行; 不惟坏却此文字 ,深可惜,井光亦为欺罔之人也。虽知骂得汝不济事 ,只是汝太无见识,闷: :( 闷字下作双行三点,似为重叠无数闷字,用表闷闷不已之意!) 文字若万一到宁州,于条便可离任,更休申漕台取指挥,又被留住。叔光报九承议。十一月二十九夜。
-
流传经过:
- 元吾丘衍收藏 、元滕用衡收藏、元苏大年收藏、明沈周收藏、明王世贞收藏、清江德量收藏、清伍俪荃收藏、清潘延龄收藏、清罗天池收藏
-
款识印记:
- 叔光报九承议。十一月二十九夜。
- “子行书印”、“滕用衡”、“昌龄印章”、“沈周宝玩”、“吴沈氏有囗囗囗”、“江德量鉴藏印”、“伍氏俪荃平生真赏”、“潘健庵醉心真迹神品”、“潘氏健庵”、“潘延龄印”、“潘氏德畬珍赏”、“潘仕成印”、“德畬”、“六湖”、“囗囗斋”、“安素堂”、“子孙囗囗”、“鲁国囗囗”、“修贤审定”、“游戏”、“子孙世守”、“六湖”、“潘德畬审定”
-
题跋:
- 端严古茂酷似魏晋六朝,生平所见宋迹以此帧为甲观。罗天池敬题。
- 计十开,跋四开
-
标签:
简介
《宁州帖》为司马光去世前一年即元丰八年(1085)冬十一月,写给侄儿的手札,作者时年六十七岁。信中内容为叮嘱其辞官,归里侍养尊亲,晓以孝义,并顾及朝廷的制度规定,语言真切。该帖书法结体方正,用笔古雅淳厚,并寓隶书笔意。司马光虽不以书法见长,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很高,因此广受世人推重。黄庭坚认为,司马光“正书不甚善,而隶法极端劲,似其为人”,即使《资治通鉴》数百卷也没有一字潦草。他的隶书,神似汉人,宋高宗评价是“米芾辈所不可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