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荷花纹执壶
简介

喇叭口,长颈、斜肩,瓜棱形长弧腹,饼足,多棱短流,曲柄。灰黄色胎。器身施青釉,流下以褐彩绘荷花纹。

执壶在唐代主要流行于中晚唐时期。既可盛开水作为茶瓶或汤瓶用以注汤点茶,亦可盛酒作为酒注使用。

长沙窑盛烧于9世纪,其产品常用褐绿彩绘及贴塑技法增加瓷器的装饰性和色彩效果,常见吸取了西亚、波斯艺术风格的胡人舞乐、狮子、椰枣等图案。这些装饰系在青釉之上施褐彩高温一次烧成。

长沙窑瓷器主要销往海外,国内墓葬中出土较少,集中于扬州、宁波等港口遗址及运河沿岸。这些产品在铜官镇码头装船出发,沿湘江至岳阳,经洞庭湖入长江水道,终抵扬州。唐李肇《国史补》云:“凡东南郡邑,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作为连通大运河、长江与海运的节点,扬州在东南诸郡中地位关键,这里是长沙窑瓷器的重要中转站,少量产品在此沿大运河运往南北各地,多数产品在此装入海船后沿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东南亚、西亚、北非、东非诸国。宝历二年(826年)或之后不久沉没于苏门答腊东南海域的的黑石号沉船出水了五万余件长沙窑瓷器,占瓷器总量的90%以上,远超同船所载其他窑口瓷器,显示出长沙窑在唐代外销瓷贸易中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关资源
【网上展览】 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
适老化标识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