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北宋《淳化阁帖》“最善本”第四卷,宋拓本。
虞世南(558—638年)是书坛“初唐四大家”中的江南越中名家,不仅出身南朝梁、陈世家大族,而且书法师从隋代书法家智永,而智永乃东晋移居浙东的“书圣”王羲之七世孙。所以后世认为虞世南的书法“妙得其体”而虚和圆润,刚柔内含,沉厚安详,行笔如闲庭信步,不疾不徐,与其身为帝王资政的老臣身份一脉相承。
《大运帖》从内容来看是直言敢谏的初唐“十八学士”之一虞世南,建议唐太宗遵循道德义理,不因功高而自满,不因承平日久而骄傲松懈,应该风俗相承,始终如一,如此帝王基业方能永固。因书起于“大运不测”,间有“帝基能厚”等语,因而后世冠以《大运帖》或《帝基帖》。估计是贞观八年至九年(634—635年)之间,唐太宗向虞世南垂询“天变”时期的回复书作。
上海博物馆另藏有虞世南七十九岁(636年)行书纸本《汝南公主墓志铭》卷,是唯一最接近虞世南书法的传世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