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罗聘 张天师像轴
简介

罗聘(1733—1799年),字遯夫,号两峰、花之寺僧等。安 徽歙县人,侨居江苏扬州。金农弟子,擅画人物、山水、花卉等。为“扬州八怪”之一。

图绘神情威严的张天师手持法器从天而降的作法场面。笔致粗中有细、精纯洒脱,人物神态刻画栩栩如生。东汉汉安元年(142年),张陵客居四川鹤鸣山时声称受太上老君之命,封为天师之位,创立五斗米道,即为中国道教创立之始。张陵(34-156年),字辅汉,沛国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道教徒尊称其为张道陵、祖天师。五斗米道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基本经典。东晋以后,五斗米道称天师道,元代以后称正一道。历代掌教天师皆由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的后代担任,“非吾家宗亲子孙不能传”。“张天师”的传承对象,一定是张氏宗亲,即为天师世系,至今传承六十三代。第四代天师张盛迁居江西龙虎山传扬道教,龙虎山天师派渐次兴起。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命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领江南道教,元成宗又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茅山、阁皂山、龙虎山)符箓。此后,道教的符箓各派逐渐归并于正一,龙虎山天师派确立了在南方道教中的主导地位,与金元时兴起的全真道并成为两大教派。张天师被认为具有除魔降妖、救护众生的无限法力,在江南地区颇有影响力。

画上题诗云:“一法不灵用再法,此老袖中千万法。果能遣得黄金来,家家请我画菩萨。有鬼无鬼不须说,风云雷雨瘦日月。若教尽力驱除之,世上懒鬼打个结。”诗文除了描述张天师神通广大的法力之外,亦可见江南地区道教、佛教多种民间信仰并存的现象。

相关资源
【特别展览】 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
适老化标识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