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翚等 康熙南巡图卷(粉本)

年代:清(1644-1911年)

尺寸:纵64.8厘米,横2966.0厘米

质地: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简介

康熙是清朝第四代皇帝,清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其在位期间,为了视察河防、整饬吏治、安抚民心,从康熙二十三至四十六年间(1684—1707年),曾六次巡视江南。在二十八年(1689年)第二次南巡结束后亲自下诏,纪念南巡盛典,交内务府曹荃负责监画,宋骏业主持工作,征召江南画家王翚等人绘制《康熙南巡图》。

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等,江苏常熟人。擅长绘画,师从王时敏、王鑑,为清初“四王”之一。著名山水画家,追随者甚众,后人称之为“虞山派”。由他主持《康熙南巡图》的绘制工作,在当时也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与王翚一起进京的还有他的学生杨晋等人。由于绘制工程浩大,除了王翚师徒和友人之外,还应有部分宫廷画家参与了创作。

粉本指中国古代绘画施粉上样的稿本。《康熙南巡图》共十二卷,留存有若干件粉本,为我们研究这一鸿篇巨构的创作过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卷为第七卷及三幅散页的粉本合卷,即为画家在绘制定本之前呈送康熙皇帝进行御览审定的稿本。《康熙南巡图》第七卷现已流落国外,因此该粉本的存世尤显珍贵。该卷描绘了康熙第二次南巡从无锡到苏州沿途的山川地势、交通运输和市井百态,记录了途中史实,是非常难得的风俗画长卷。与绢本工笔重设色的定本不同,粉本均为纸本淡设色,尺寸略小于定本。由于是在绘制定本之前的稿本,粉本山水运笔较为苍秀概括,与王翚本人清雅的绘画风格接近。人物不作细部刻画,康熙肖像空缺,仅以华盖标识出位置。此外,由于定本中均无作者的名款和印章,据故宫博物院及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粉本题签内容“宋骏业敬呈,王翚制”可知,《康熙南巡图》的主笔者应为著名画家王翚。

据卷尾宋湘道光八年(1828年)题跋可知,《康熙南巡图》粉本十二卷原为宋骏业家族宝藏,此后历经沧桑, 散佚不存。经宋氏后人宋湘留意搜访,觅得粉本“无锡至苏城一卷,又散片三幅”装潢成卷,得以世代保存。

相关资源
【网上展览】 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
适老化标识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