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高奇峰 达摩像轴
简介

高奇峰(1889-1933),名嵡,字奇峰,又字飞瀑,后以字行,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为“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十七岁随兄赴日本留学,二十一岁学成归粤。民国初年由广东省政府资助,与兄剑父同至上海创办《真相画报》及审美书馆。后高剑父随孙中山奔走国事,审美书馆馆务由高奇峰担任,1933年卒于上海。

达摩伏虎,是民间传说中的题材,由伏虎罗汉形象演化而成。佛教中以伏虎象征去除嗔恚心,以及消除贪欲和烦恼,以寓意禅机,表明悟道的境界。作为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画家,高奇峰画中的达摩形象,也表达出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失望,其后期“救世”的思想逐渐转变为“出世”,作品中也常有表现参悟佛性的题材。

高奇峰画风受日本和西方写实主义影响,画作兼有雄伟与兼秀美的独特风格。达摩形象用笔灵巧,色彩鲜丽,画风刚劲工整。老虎形象生动自然,色调烘染得宜。

高冠天为高奇峰三兄,曾任岭南大学星洲分校校长。叶恭绰(1881-1968),字裕甫,又字誉虎,号遐庵,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上海市博物馆临时董事会”董事长。精诗文,善书画。在保护文物方面,叶恭绰不遗余力,捐赠了大批珍贵文物,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鸭头丸帖》即为其中之一。

相关资源
【特别展览】 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
适老化标识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