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条纹水晶盘

15世纪末—1525

3.7厘米,最大直径22.0厘米

穆拉诺玻璃博物馆藏

简介

威尼斯玻璃起自13世纪,鼎盛于15至17世纪。威尼斯人从叙利亚和埃及学会制作玻璃的技术,从威尼斯潟湖的沙子、阿尔卑斯山冲刷下来的卵石和砂砾中获取硅,从叙利亚进口优质碱粉,这些原材料的获取既因地制宜,又充分利用了便利的海运条件。凭借玻璃贸易,威尼斯赚取了大量外汇。

威尼斯当局曾在1271年通过行会章程,对玻璃行会成员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同时也给予相应的保护。为了根除火灾的隐患,也为了更好地控制从业者,威尼斯大理事会在1292年决定把所有的玻璃工坊迁移到距离威尼斯1.5公里的穆拉诺岛上。为了留住穆拉诺岛上的玻璃工匠,威尼斯给予他们特权以及更高的社会地位。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必须坚守在这片偏僻的土地上,禁止移民或去外国制造玻璃。

威尼斯的玻璃工匠掌握了窑炉的制造技术、煅烧玻璃的配方以及使用玻璃工具的技巧,他们的专业技术在行会内代代相传。14世纪,穆拉诺岛的玻璃工匠有几项绝活,一是可以利用玻璃仿制珍珠等珍贵材料,二是能利用珐琅拼接彩色玻璃。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比较好地解决了玻璃中的气泡问题,制造出无色透明的水晶玻璃,从而可以制造出像水晶一般纯净的眼镜镜片,大而透明的窗玻璃等商品。这完全不同于此前古罗马和伊斯兰时期呈现为淡蓝绿色的玻璃。此后,西方世界对无色、纯净的玻璃料的追求从未停止。可以说,现代玻璃是从威尼斯玻璃发展而来的。

适老化标识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