罟罟冠

元(1271-1368年)

34.0厘米,筒径9.18×8.31厘米,侧面宽22.5厘米

内蒙古博物院藏

简介

罟罟冠有姑姑冠、故姑冠、鹧鸪冠等多种写法,本由兜帽、高冠和羽饰三部分组成,为元朝蒙古贵族妇女流行的礼冠,因饰于最显眼的头部位置,故而最能反映出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目前展出的这件罟罟冠,仅为主体高冠部分。高冠由桦树皮制成胎骨,用桦树条进行加固。下端用桦树皮卷成中空椭圆柱形筒,筒上连双翅,双翅由下自上越来越宽,分别向前、向后敞开,侧看形若Y状。胎骨内外皆包裹丝织品,内帖褐色素面罗,外裹四瓣花图案的印金绢。侧面有一鎏金菱形饰物,上缀三颗天蓝色料珠,饰物内部雕有肩扛荷叶的孩童形象。这件罟罟冠为研究元代的社会面貌、手工技艺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适老化标识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