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博物馆版权所有
缂丝是织造工艺中的一种。所谓织造是指将经、纬纱线在织机上相互交织成织物的工艺过程。具体到缂丝这一品种则指以生丝作经线,各色熟丝作纬线,用通经回纬方法织造。织造工艺里面,唯有缂丝工艺最灵活变通,不受限于花样程序,能够赋予兼具深厚绘画修养和女工技艺的缂丝艺术家一个更为广阔拓展的空间,这也是缂丝作为唯一能步入艺术殿堂的织造技艺的根本原因。
朱克柔通过自己的缂丝作品,推动缂丝工艺进入艺术殿堂,与绘画艺术相呼应,甚至超越了绘画。本来缂丝仅仅只是一种织造工艺,属于匠意范畴。匠意所指引的方向是严谨精准,在精巧细致方向不断精益求精,登峰造极,体现了匠人之追求,风格一般都呈现出规整、精细、匀称等有规矩可遵循,有标准可参考的工艺制作模式。而纯艺术创作则不同。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是第一位的,至于选择创作途径和工具,都是可破亦可立的,随心所欲,推陈出新,甚至于变化多端,重在求新、求变、求美。就缂丝工艺而言,朱克柔将绘画领域里工笔花鸟讲究严谨线条,及没骨画法中在意水
墨姿态、显形露真的写生画意融会贯通到缂丝中,放弃了讲究线条走势,主做图案化花鸟的单一缂法,创新出长短戗缂法。在大面积使用它的同时,不讲究纬线密度统一,根据所要表现的花鸟真实的色彩、肌理和神韵进行调整,用的纱线或粗匀饱满、或纤毫难辨,而且在轮廓之处,尽量避免勾勒,力求物象气韵栩栩如生。
从实物效果来看,朱克柔的纱线配色和调色能力甚至超越了绘画艺术。她以十指牵引彩丝,织成水墨画作,运丝如运笔,将缂丝工艺中的自由创作空间发挥到淋漓尽致,才有缂丝如画、栩栩如生的《莲塘乳鸭图》问世。她对于合花线的配色心得,或许受益于西域缂毛混色纱的工艺,但应用于缂丝画作,确是她的独创,毕竟丝线合色更难把控。再与纯粹的水墨绘画艺术相比较,水墨画作能全局把控敷色,更可以层层铺染,而是缂织画作只能依着织造顺序,经纬相错,由下而上,一丝一纬顺序累加,然后经年累月,细致入微地一次织就,不能反复,所以完成作品难度更高于画作。可见朱克柔心有画意,极尽能巧,方能完成如此巨作。
综上所述,朱克柔留给后世缂丝创作者不仅仅是这件卓越非凡的《莲塘乳鸭图》,更是缂丝工艺的巨大创作空间和思路,突破了缂丝工艺和绘画艺术之间的壁垒。《莲塘乳鸭图》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更是引领后继者攀登艺术之峰的旗帜。
藏印位置图
《绣谱》一书中《丝绣笔记》
太湖石位置图
太湖石
太湖石(局部)
“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款并“克柔”朱文印
南宋 朱克柔 山茶蛱蝶图册页
纵25.6厘米,横25.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蓝地上斜探出高低错落的山茶花,两朵盛开,一朵半开,还有一朵含苞欲放,迎风摇曳。茶花的叶子姿态各异,舒展翻卷,还有虫咬焦黄孔眼。一只粉白色斑点蝴蝶迎向盛开的茶花,仿佛被花香吸引而来,正欲落下采集花粉花蜜。无款。缂织直角方形朱文“朱克柔印”。
清代初期为卞永誉(1645-1712)收藏,右钤“令之清玩”印。卞永誉,清代书画鉴赏家,字今之,号仙客。自幼从学名家,鉴定水平很高。著《式古堂书画汇考》,上溯魏晋,下迄元明,被认为是书画著录的集大成者。雍正、乾隆间归安岐所有,对幅有“仪周珍藏”印。入清宫后著录于《石渠宝笈重编》。
南宋 朱克柔 山茶蛱蝶图册页对幅
对幅题:“朱克柔,云间人,宋思陵时,以女红行世。人物、树石、花鸟,精巧疑鬼工,品阶高一时,流传至今,尤成罕购。此尺帧古澹清雅,有胜国诸名家风韵,洗去脂粉,至其运丝如运笔,是绝技,非今人所得梦见也,宜宝之。雁门文从简书。”下押“从简之印”、“字彦可”白文印。
缂织工艺组织图(于颖绘制)
蓝地十样花缂丝带
盛唐(7世纪下半叶至8世纪上半叶)
纵18厘米,横1.5厘米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缂丝带,图案为蓝地十字花卉纹。缂织精致,随需换色,有绿、栗、米黄、橙等色,并不是严格的纹样循环。为了增强图案的装饰效果,此件缂丝在局部使用了片金线。
蓝地十样花缂丝带(局部)
唐 联珠小团花锦
残长19厘米,宽19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黄色平纹地,蓝、白、绿三色经显花,图案为四方连续联珠团花和菱形六瓣花纹样。
宋 牡丹纹包首
纵28.1厘米,横21.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幅为韩幹绘画《神骏图》之包首。韩幹是唐代著名的画家,玄宗天宝年间被召入宫廷,擅长画马,此幅为五代人摹绘,宋人惜之,用缂丝装裱。包首缂丝图案是蓝色地上写实风格的粉白色牡丹、蔷薇等花卉,枝叶繁茂,参差相错,惺惺相惜。缂织牡丹花叶主要依退晕层次,逐渐换色缂出,过渡色区以相近色细密纬线间隔交织,将花瓣和绿叶的层次感呈现出来,花瓣之间也有用较深粉红丝线勾缂,线条流畅。整幅作品色彩淡雅,富贵华丽。
宋 缂丝仙山楼阁
纵25.5厘米,横40.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仙鹤、鸾凤飞舞,五色祥云缭绕下,福山寿海环抱,山涧桃菊点缀盛放中心,有正气浩然的仙居楼阁一栋,楼阁分两层,底层为大厅,厅堂内立峻山明月照屏风,宾主正对饮,相聊甚欢,左右仆从拱手肃立,二楼内堂内立花卉屏风,两女子插簪戴玉,挽袖藏手,软语细说,外面廊台左右各两组人物正凭栏观景。整幅缂丝画以蓝、绿、红为主色,采用对称式的构图,左右主题对称,但细节有细微变化,纬线粗细不一,随需而定,缂织紧密,主要还是传袭唐代缂丝工艺,将复杂的颜色及多变的线条缂织出来,楼阁与亭台内横平竖直的线条亦严谨精工,令建筑的纵深立体感表现明确。人物、花鸟、动物具图案化,又不失生动神韵,形象简单的人物虽小,然在表情、神态的处理上,用线十分灵活,注重曲线细微处的精缂,是北宋缂丝山水花鸟的匠心作品。
宋 缂丝仙山楼阁(局部)
宋 缂丝仙山楼阁(局部)
宋 缂丝仙山楼阁(局部)
宋 缂丝仙山楼阁(局部)
宋 缂丝仙山楼阁(局部)
宋 缂丝翠羽秋荷
纵24.7厘米,横25.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为《宋元集绘》第一幅,为宋代写生小品题材。浅栗色地上荷叶迎风翻卷,一只大莲蓬内莲子丰盈,一只翠鸟立在上面,前倾后翘,压弯了莲蓬,注视着水草间游弋的湖鱼。缂丝线颜色丰富细腻,尤其在荷叶、叶脉、水草深浅色系的处理上十分讲究,为表现荷叶入秋,蓝绿过渡,不甚晶莹,略有干枯质感以及翠鸟蓝绿相间的斑斓色彩,均用到了戗缂法,细致之处运用合花线缂织。画面丝线略显毛糙,疑似丝线脱胶不充分,因此光泽略差,染色不够均匀,这些毛糙的区域主要在于合花线处,推测可能是由于合花线用于缂织工艺仍属尝试阶段。整幅作品缂织细巧而质朴,可视为缂丝画工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件重要作品。
宋 缂丝翠羽秋荷(局部)
宋 缂丝翠羽秋荷(局部)
宋 缂丝翠羽秋荷(局部)
南宋 朱克柔 牡丹图册页
纵23.2厘米,横23.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蓝地上一朵盛开的粉色牡丹由黄绿色茎叶衬托而出,富丽娇艳。牡丹花顶端独大,坐拥天下,花朵饱满端庄,四周叶片扬招于阳光下,叶片上斑驳错落留有花朵的影子,显得花色更加明媚,硕大而立体。牡丹叶子千姿百态,如娇娥之手,捧托呵护。左下角缂“朱克柔印”。整幅均以长短戗缂织技法将牡丹花瓣和花叶用同一色系却深浅不同的颜色相互穿插缂织,显现出自然晕色的效果,宛如一朵鲜活的牡丹坐拥无限风光。
此幅为清宫收藏,《石渠宝笈重编》著录,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定鉴”、“石渠宝笈”、“宝笈重编”印。后归恭亲王府,画心外有“冰泉”、“郡王衔多罗贝勒”印,是载滢印章。载滢为恭亲王奕䜣次子。
南宋 朱克柔 牡丹图册页(局部)
南宋 朱克柔 牡丹图册页(“朱克柔印”)
南宋 朱克柔 牡丹图册页对幅
对幅题“克丝作盛于唐贞观开元间,人主崇尚文雅,书画皆以之为标帙,今所谓包首锦者是也。宋仍之。靖康之难,多沦于民间,好事者见光彩绚烂,缋缛精致,虽绘事所不逮,遂缉成卷册,以供清玩。元人尤工之,有裁为衣衾者。我圣祖见其似作淫巧,始禁之,而人间乃为罕物矣。此幅方尺余,其体表皆纤细,犹引单蚕丝,具五彩,游缀委曲,出乎天巧,其针工之良哉,定为宋制无疑已。练川刘廷器获而装潢成卷,奚但供览,正以思古人不可得而见,见其制作犹之见古人也。其好古道类此可嘉,用书而归之。弘治柔兆执徐如月朏(即丙辰1496年)吴门张习志。” 下押“企翱”朱文印。
宋 缂丝紫鸾鹊谱包首片(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北宋 缂丝紫鸾鹊屏
纵18.7厘米,横27.9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宋 缂丝紫鸾鹊谱图轴
纵132厘米,横55.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晕繝缂毛袋上缂毛图案(局部)
新疆尼雅墓地出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这是晕繝缂毛袋面料局部,花卉纹缂毛部分为横向贯通的嵌缂组织,带宽0.9厘米,组织为一上二下斜纹。在晕繝彩带部位所用的渐变色毛纱也用相邻两种色毛混纺成一根纱,达到合色效果。
南宋 李迪 雪树寒禽图轴
绢本 设色
纵116.1厘米,横5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南宋 李迪 雪树寒禽图轴(局部)
北宋 崔白 寒雀图卷
绢本 设色
纵25.5厘米,横101.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崔白 寒雀图卷(局部)
北宋 崔白 寒雀图卷(局部)
南宋 朱克柔 缂丝莲塘乳鸭图(羽毛局部)
宋 沈子番 缂丝花鸟图轴
纵95.7厘米,横38.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图为一粗一细两根桃枝,细枝向上伸展,花叶繁盛,含苞欲放或绚烂盛开。粗枝横向一端,上面两只珠颈斑鸠栖息于上,亲密依偎,神态各异,写实生动。全图缂织技法精细工整,花朵饱满写实,树干虬曲,各处轮廓用墨加以勾勒,使得主旨鲜明。整幅画面缂织主要为长短戗缂,缂织密度均衡,弧线缂织少,整体缂织工艺效率较高。幅右下方织刻名款“子番”。
沈子番(生卒年不详)是南宋著名的缂丝工艺家。
宋 沈子番 缂丝花鸟图轴(局部)
宋 沈子番 缂丝花鸟图轴(局部)
宋 沈子番 缂丝花鸟图轴(局部)
宋 沈子番 缂丝花鸟图轴(局部)
宋 沈子番 缂丝花鸟图轴(局部)
宋 沈子番 缂丝花鸟图轴(局部)
缂丝湖石组织示意图(于颖绘制)
南宋 朱克柔 缂丝莲塘乳鸭图(太湖石组织图)
南宋 朱克柔 缂丝莲塘乳鸭图(荷花局部)
宋人 红莲图执扇页(荷花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