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馆藏文物“活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近期,由“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承办单位的《博物馆说》网络短视频推广活动正式开展。该活动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主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人民出版社承办。
与其他文博类节目相比,《博物馆说》网络短视频可谓阵容空前强大。143期短视频,来自全国130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和13家全国重点美术馆。每家精选一件(组)馆藏经典文物,通过一段动人的故事,讲述文物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精神、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体现中华民族精气神,并通过主流媒体形成传播矩阵,让文物发声,来为观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从3月1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在央视十套频道推出首批65集《博物馆说》系列短视频,计划每日播出5集。其中,上海博物馆选取了馆藏精品“子仲姜盘”,馆长从镌刻在器物上的铭文为切入点,为观众从另一个角度讲述这件文物不为人知的故事。
子仲姜盘高18厘米,口径45厘米,重12.4千克,是春秋早期青铜器。盘内装饰了浮雕和立雕的各种水生生物,鱼、龟、蛙、水鸟一应俱全,每个圆雕动物均能原地作平面360度的旋转。内壁铸有铭文六行三十二字,体现了春秋早期极高的制作工艺水平。1997年6月,香港太阳集团主席叶肇夫先生赠予上海博物馆。
究竟“子仲姜盘”背后有着怎样一段动人故事,
3月10日21:23,
请锁定央视十套《博物馆说》节目,
让我们共同见证。
《博物馆说》短视频已在学习强国平台逐步上线,此后还会在光明网、新华网、人民网、抖音、快手等平台播出。此外《博物馆说》一书,也将于3月末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还等什么,快来 “博物馆说”专题,一起漫游璀璨历史文化长河,领略中华文物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