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公告
“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开幕
发布日期: 2021-06-18

2021年6月18日,“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通、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单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高韵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旗、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捐赠人代表潘裕翼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中,上海博物馆联手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自商代晚期至战国的有铭青铜鼎21件,以此铭记1921至2021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弘扬捐赠者爱党爱国情怀,以此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1件青铜鼎均为上海博物馆1952年成立以来,源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赠,其中尤以潘氏家族捐赠的克、盂双鼎再度相聚吸引广泛关注。本次展览的时间为2021.6.19—2021.7.18(周一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展览地点在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览厅。展览将于6月19日对公众免费开放,在6月18日当晚举办的夜间专场中,预约观众亦可先睹为快。

华夏中国,鼎立世界文明数千年,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艺术。古代社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大鼎在当时为国之重器,社稷象征;有铭文者,更用以称扬先祖之美,明示后世之用。

潘氏家族捐赠的大克鼎、大盂鼎是迄今为止有长篇铭文青铜鼎中最大的两件,于十九世纪先后出土于陕西眉县、扶风地区,后为潘家珍藏,历经战乱,世代守护,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合称“海内三宝”。新中国成立后,潘达于女士代表家族将此双鼎无偿捐赠给国家,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大盂鼎应征北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自此盂克双鼎,镇守南北,见证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2004年2月,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曾举办大盂鼎和大克鼎的联合展出,以祝贺两尊大鼎曾经的主人,捐赠人潘达于女士的百岁寿辰。2021年6月,在媒体和网友们共同关注下,大盂鼎、大克鼎时隔十七年再度相聚的过程备受瞩目。6月10日,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盂鼎被悉心打包,出发启程,跨越千里奔赴上海。6月15日,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0多公斤重大克鼎在十多位工作人员全程护送下,耗时1个多小时从一楼青铜馆移位到二楼展厅,完成了搬运布展。6月16日上午,在两馆工作人员共同协作下,大盂鼎完成了开箱点交,真正实现了“双鼎会面”。期间,上博和国博在新浪微博开设的相关话题“大盂大克情牵家国”“盂你在一起”“相约这一克”,短短几天阅读量已接近300万。展览期间,大盂鼎和大克鼎将不设玻璃防护罩,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欣赏其细节部分。

此次展出的秦公鼎、刘鼎、宁女父丁鼎、父庚祖辛鼎等19件青铜鼎也颇具看点。秦公鼎由范季融、胡盈莹夫妇捐赠,其上有铭文记载此鼎为秦公所作。《史记·秦本纪》记载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封为重要诸侯国。此鼎铭文中的秦公为秦襄公或秦文公,本展览中的三件秦公鼎属于同一套列鼎;刘鼎由孙煜峰先生捐赠,铭文似以钺砍人头状,为商晚期常见的族氏铭文;宁女父丁鼎由李荫轩、邱辉夫妇捐赠,铭文记宁氏女子为父丁(公公)所作祭器;父庚祖辛鼎由沈同樾女士捐赠,铭文记此鼎是为父庚、祖辛所作的祭器。

 

本次展览还将首次展出上海博物馆馆藏的三幅“海内三宝”全形拓。大盂鼎全形拓为清同治十三年拓本,由整纸拓成,尺寸略大于原器。内壁铭文另完整拓于器之上方,有鉴藏印“吴湖帆印”;大克鼎全形拓为清光绪十四至十五年拓本,器形由足、耳、身等分别拓成,合为全形,铭文分两段拓成。钤拓工印“文兽斋手拓金石文字”“文政十二”为首见,尤为宝贵;毛公鼎全形拓为清代晚期拓本,是陈介祺毛公鼎拓本之中期作品。器形由足、耳、身等分别拓成,粘为鼎图,铭文为左右两纸拓出,似肩胛状。作品拓工精湛,纹路斑驳,纤毫毕现。

在此前与国博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曾表示:“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堪称中国文物天地最壮美、最瑰丽的诗篇之一,从文物的前世今生来看,它们的前世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那种灿烂辉煌,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尤其是在青铜艺术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从晚清以来,收藏家的藏宝和护宝行为中,我们看到了收藏家发自内心的最深挚的爱国情怀,还有对文化传承的那种热忱,那种力量。这种捐赠行为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各界爱党爱国,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新中国的一种情怀,因此我们选了2021年七一建党百年之际来办这样一个纪年展览。”今天的媒体通气会上,杨志刚馆长又透露:从今年6月份的“鼎盛千秋”展开始,上海博物馆将推出一个新的系列的捐赠文物展,以表彰捐赠人的厚爱和支持。

为配合“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展”的举办,上海博物馆将于2021年7月中旬在上海举办“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数十位国内学者围绕商周考古新发现、青铜器与金文研究、古代文明研究展开研讨。

展览开放期间,上海博物馆将制作特展宣传折页、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重点文物语音导览,并举办多场公众讲座,开设面向未成年人的手工体验工作坊,为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公众提供教育服务。

配合此次展览,上博对相关展品进行梳理,研发文创产品,推出了“鼎”艺、“鼎”礼、“鼎”食、“鼎”趣及全新的“鼎鼎有铭”共五大系列110余种,涉及复仿制品、服饰配饰、饮食、儿童教育和生活实用等多方面。其中“鼎”食系列主打大克鼎雪糕,并含有多款特饮和甜点,而“鼎鼎有铭”系列则以盂克两鼎为灵感来源,以庄重典雅、俏皮可爱两种具有反差的设计风格,与观众分享上博对盂克两鼎敬重又亲切的丰富情感。同时展览期间还将推出珂罗版体验项目。

博物馆是链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不仅保存和记录历史,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为了让更多观众能够通过展品,共同见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上海博物馆以21件青铜鼎和3幅“海内三宝”全形拓共同演绎,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感恩并弘扬捐赠者的爱党爱国情怀,激发博物馆合作的文化传承力量。

 “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将延续至7月18日,随后盂克双鼎将双双北上,赴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展览。

 

相关视频:

适老化标识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