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观众观展体验,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内部分常设展览(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将于2023年12月10日9:00重新免费开放。其中,书法馆和绘画馆将在换展更新后重磅回归,观众可在参观特展的同时,欣赏上博馆馆藏书画艺术经典之作。
位于人民广场馆舍三楼的上博历代书画两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通常半年一轮,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新面孔精品出现。
本轮中国历代书法馆常设展品计39件,中国历代绘画馆常设展品计78件,并沿袭将首次亮相、久未露面及用于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设展内的思路,新增书画精品、新品十余件。主要看点有:
中国历代书法馆
唐 佚名 草书法华玄赞卷
此卷唐人草书,有异文,且卷中“世”字缺笔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用禿笔中锋,笔意圆浑古淡。曾经董其昌、清内府收藏。
唐 颜真卿 楷书麻姑仙坛记册
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封鲁国公,山东临沂人。工真、行、草,从张旭得笔法,创为“颜体”。大历六年(771),作者时年六十三岁。原碑已毁,此系宋拓大字本。
北宋 黄庭坚 楷书狄梁公碑册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工书。此碑原在江西彭泽,久毁。延祐二年(1315)据旧本重刻。此系明初拓本,笔意宛然。书于绍圣元年(1094),时年五十岁。
北宋 米芾 行书章侯帖页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等。迁居湖北襄阳,定居江苏镇江。崇宁三年(1104)为徽宗召为书画学博上。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许允公捐赠。
南宋 吴说 行书下车帖页
吴说(生卒年不详),字傅朋,号练塘,又号紫溪真意,浙江杭州人。工书,尤善游丝书。本帖系吴说致友人信札,行、草相间,有王羲之笔意。
元 赵孟頫 行草十札卷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斋、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累官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学士承旨。赠魏国公,谥号“文敏”。工书擅画,书法各体皆能,开一代书风。此卷由赵氏书与友人的十通手札合装而成。
元 张雨 行书自书诗轴
张雨(1283-1351年),字伯雨,号句曲外史,浙江杭州人。师从赵孟頫,清逸有晋唐风度。至正三年(1343),作者时年六十一岁。书赠卢山甫。
明 徐渭 行书女芙馆录卷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浙江绍兴人。擅诗文,工书画,尤长于行、草书,个人风格强烈。此卷行书所咏为各种花木。
清 钱沣 楷书轴
钱沣(1740-1795年),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工楷书,兼能画马。
丁福明捐赠
中国历代绘画馆
南宋 米友仁 潇湘图卷
米友仁(1074-1151),一名尹仁,字元晖,小名虎儿,晚号懒拙老人,米芾长子,世称“小米”。此图是米友仁在绍兴五年(1135)之前为左达功所作。其在南宋时历经洪适、洪迈、朱熹等十六位名士题跋和观款。历经元末陈彦廉春草堂,明代沈周、项元汴、董其昌等人收藏,入清经安岐收藏,入乾隆内府。
元 夏永 丰乐楼图页
夏永(公元十四世纪),字明远,一作名明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界画。存世多界画楼阁散页。图绘丰乐酒楼,以界笔直尺引线,界划精密,补以远山小景,细笔勾皴。上端小字楷书《丰乐楼赋》,未署款,钤“夏明远印”印。
明 戴进 春山积翠图轴
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 玉泉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入。擅画山水、人物、花鸟等。此图作于正统十四年(1449),作者时年六十二岁。
明 唐寅 黄茅小景图卷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科场舞弊案牵连下狱,放归,还吴中。其后专心绘事,师沈周、周臣,擅作山水、人物、花鸟。此图作于作者二十七八时,应是今见唐寅画作中最早的。
明 文嘉 虎丘图轴
文嘉(1499—1582),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徵明仲子。擅画山水,克绍其父。
清 钱杜 龙门茶屋图轴
钱杜(1763—1844),初名榆,字叔美,号松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 亦能人物、仕女、花卉。此图作于道光八年(1828),作者时年六十六岁。
清 高岑 秋山归帆图卷
高岑(公元十七世纪),字善长。浙江杭州人,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擅画山水。为“金陵八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