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箕形砚

北宋(960-1127年)

2016 年上海青浦区隆平寺塔地宫出土
长8.5厘米,宽5.5厘米,厚0.5厘米
上海博物馆
出土于地宫底部。箕形砚又称风字砚, 形如簸箕, 盛唐时出现并流行,宋、辽、金一直沿用。此箕形砚砚首着地, 首尾圆弧,砚首窄而砚尾宽, 两侧边内收, 砚堂呈坡状, 尾端有二长方形足。考古出土的箕形砚多为陶、石质地,此砚为青铜,较为少见。此砚线条流畅,比例协调,造型小巧,应为妇女点妆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