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双系壶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展品来自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邱德拔展厅。这批唐代沉船文物在邱德拔遗产基金的慷慨捐助下购藏,以纪念故去的邱德拔先生。
此类执壶是长沙窑9世纪的典型产品之一,双系及流下饰模印贴花,题材包括椰枣纹、对鸟纹、狮纹、武士纹等,其中部分狮纹肩部印一“何”字。贴花上涂椭圆形褐彩斑块。
长沙窑所生产瓷器的部分装饰元素具有明显的域外特征,如狮纹、椰枣纹等,部分瓷器上甚至直接书有阿拉伯文。注壶所印“何”字推测为窑场主或工匠姓氏,具有类似广告宣传、商标的性质。除“何”字外,长沙窑窑址还出土了印有“康”字的陶瓷器,两者皆属昭武九姓。陈寅恪曾根据《柳毅传》中洞庭湖主“与太阳道士讲火经”的故事,推测唐代粟特祆教已传入湖南。综合以上几点有学者推测当时长沙窑作坊中存在少数胡人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