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绿彩贴塑龙纹花口碗

唐(618907年)

4.6厘米,口径14厘米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展品来自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邱德拔展厅。这批唐代沉船文物在邱德拔遗产基金的慷慨捐助下购藏,以纪念故去的邱德拔先生。

四瓣花口,弧腹,碗心贴塑模印团龙纹,龙纹呈浮雕状凸起,遒劲有力,周围珍珠地装饰。通体施淡绿色釉,碗心釉层汇聚处绿色较深,釉面玻璃质感强,整体开细碎片纹。团龙纹之外,同船还见有白釉绿彩贴塑飞鸟纹碗残件。

同类型的碗亦出土于江苏扬州三元路唐代遗址中,四瓣花口,中间贴塑模印龙纹,但两者泼彩方式不同,釉面呈现多处大面积绿斑,扬州出土者与黑石号上出水的另一件贴塑龙纹碗相似。伊朗萨法尔王朝首都尼什布尔(Nishapur)遗址亦出土白釉绿彩贴塑龙纹碗残片,模印纹样如出一辙。

晚唐、五代时期,大量釉陶和瓷器开始模仿金银器皿的造型,南北各窑口均有不同程度的生产,不仅造型极力模仿,装饰方面亦追求达到同样效果。此碗碗心的模印贴花凸起即为模仿金银器锤揲工艺制作呈现出的立体效果。碗心龙纹为唐代典型的团龙纹饰,常见于唐代铜镜及金银器之上,如陕西西安何家村金银器窖藏出土一件錾刻龙凤纹银碗上的团龙纹样,从尺寸、构图到样式,与此件贴塑龙纹相似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