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绿彩“进奉”铭盘
唐(618—907年)
口径23.5厘米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展品来自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邱德拔展厅。这批唐代沉船文物在邱德拔遗产基金的慷慨捐助下购藏,以纪念故去的邱德拔先生。
敞口,宽折沿,浅弧腹,圈足。浅红色胎,通体白色化妆土打底,其上施透明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可见大面积绿色釉斑流淌。满釉支烧,内外底均可见三岔支钉留下的支烧痕,故推测其为叠烧产品。内壁刻划有菱形花叶纹,此纹饰亦见于同船多件器物上,具有异域风格。外底刻有“进奉”二字,较为独特。
目前所见唐代“进“、”进奉”款瓷器均为邢窑白釉产品,且有学者结合墓志研究认为此类款与“进奉瓷窑院”及贡瓷制度有密切关系。但此件白釉绿彩“进奉”铭盘,其正面带有的菱形花叶纹装饰在国内发现极少,多为海外遗址出土,似有外销倾向,与底面“进奉”款贡瓷的性质似乎有相互矛盾之处。同时,此类泼彩方式的白釉绿彩也几乎不见于国内除扬州地区以外的遗址当中,而国外遗址中屡有发现。
综上,此件“进奉”铭盘,由于出土地点及装饰手法的特殊,启发了我们对“进奉”铭款及其流转方式方面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