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雁纹金长杯

唐(618907年)

4厘米,宽10厘米,长15.4厘米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展品来自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邱德拔展厅。这批唐代沉船文物在邱德拔遗产基金的慷慨捐助下购藏,以纪念故去的邱德拔先生。

四曲椭圆形长杯,杯体浅,带有高圈足。长杯外壁素面,内壁錾刻纹饰分为三层。内口沿一圈为鱼子纹地叶瓣边饰,内腹均匀分布四组阔叶大花,内底椭圆形框内錾刻鱼子地双雁衔草纹。黑石号亦出水另一件造型相近的金长杯,但内外素面。根据唐代金银器的考古学分析,此类造型纹饰的长杯断代应在九世纪上半叶,是萨珊式多曲长杯在中国的创新演变。

唐代金银器皿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唐律疏议·杂律》中记载:“器物者,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纯玉。”中晚唐以后,地方进奉之风开始盛行,扬州所在的淮南道成为了南方向朝廷进贡金银器的供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