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纹箕形石砚
唐(618-907年)
长10厘米,宽5.5厘米,高2厘米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展品来自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邱德拔展厅。这批唐代沉船文物在邱德拔遗产基金的慷慨捐助下购藏,以纪念故去的邱德拔先生。
石呈灰绿,砚为箕形,下有长方形双足,砚面有折痕,是所谓唐二式箕形砚。二式箕形砚出现于晚唐,大多为石砚,下承双足多为长方形。
砚首为莲瓣形且较宽大,其上阴刻蝴蝶,有朵云相伴。莲瓣形的砚首在唐代的箕形砚中较多见,但莲瓣呈凹陷状,与该砚迥异。在砚首处刻纹几乎不见于唐砚,而是辽金时期箕形砚上的主流装饰。唐辽金时期的箕形砚详情,可参考《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中国古砚》之第三、四章。
此砚虽归属唐箕形砚,但砚首的造型与纹样却卓然独立,彰显了唐代多元开放的文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