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十二生肖里,除了龙虎之外,其他大致都是温顺或狡黠型的动物,前者的代表如牛、羊、猪、马和鸡,后者的典型则是鼠、蛇、猴和兔。唯有狗,可算是其中的异类,既有强健如狼豺之利齿,亦有灵敏如蛇鼠之感觉,更是忠诚义气、温和善良的典型。 狗的生物学起源可以追溯到四千多万年前的麦牙兽,这是一种体小尾长,既善跑又会爬树的食肉类动物,它是熊科和犬科动物的共同祖先。它的一支后代——大约生活于一千万前的汤氏熊(又名脱马克)直接孕育了今天的狼、狗等动物种类。进入更新世和现代时期,狗的繁育和分化达到了鼎盛,而随着人类的出现,它也成为人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 著名博物学家布丰曾说:“人类最原始的艺术乃是对狗的驯养。” 在一万五千年前的中石器时代,狗的骨骼化石在人类遗骨旁多有发现,这可以被推断为人类驯养家狗的时间下限。1853年,在瑞士发现了“泥炭狗”化石,这大概是已知最早的驯养狗。由于狗具有优越的生理条件——它拥有锐利的牙齿和强壮的咬肌,能够迅速地撕咬各种坚硬或强韧的食物;它胃中含有强酸的消化液,能将骨中的钙质溶解;它的舌头长而薄,有散热功能,因此它具有非常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狗又具有一般肉食动物所不具备的温柔天性,易与其他动物如猴、猫、羊等和平共处,能为人类看护其他驯服的小动物,担当起“动物保姆”的职责。于是,在人类生存能力相对薄弱、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原始时期,狗无疑是最为理想的捕猎助手和值得信赖的动物朋友,难怪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居维叶要把它誉为“人类最出色、最完美的战利品”。赞美狗的话还真不少:“狗是唯一爱你甚过你自己的生物”(德国温鲁),“教养好的狗,最大的愿望,是取悦朋友先于自己”(法兰西丝),“对狗而言,每个主人都是拿破伦,因此狗这么受人喜欢”(赫胥黎),“不曾养狗的人很难想像与狗一起生活是什么样,养过狗的人则无法想像没有狗的日子该怎么过”(美国卡洛琳)┅┅ 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家狗化石,是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而历代传说与记载中的狗更是不胜枚举,如《说文》、《字林》、《纂文》等古文献中关于狗的名目便有“狡”、“獒”、“犺”、“狄”、“獹”、“鹊”、“豜”、“獖”、“犹”等多种,反映了我国古代犬类品种的繁多与驯养的广泛。国人对狗的感情,普遍以喜悦宠爱为主,历来的记载传说中,也都突出其忠诚、勇敢和机智。 《述异志》记叙陆机少年时远羁逆旅,他的狗衔书千里,从中原一直把家信带回江南的故事。同时期的《搜神记》则记载了另一个故事:一个姓杨的书生酒醉卧于草丛中,周围失火,他的爱犬屡屡吠叫不醒,乃奔往一水坑,浑身沾满水,将书生身周的草打湿,阻止了火势,救了主人的性命。后来主人又一次遇险,又是此狗哀鸣徘徊引来了救兵。救人者看到此狗如此忠义,要求主人以狗相赠,主人不忍,而狗竟示意主人允诺,待主人脱险后五天,又自动回到家中。这些故事虽然有很多夸张的成分,但无疑都体现了狗对人的忠诚和人对狗的喜爱。正因为狗所拥有的忠诚、尽职、勇敢和温柔的品质,长久以来,人类都把它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伙伴甚至是家人。上述两个故事的主人翁,都非常善待自己的爱犬,姓杨的书生面临生死关头而不愿意把狗送人,陆机则在爱犬死后为它在自己的住处旁修建坟墓。其中中国人对于狗的感情,其亲密程度由此可见。 狗是忠诚的,忠诚得令人感动,狗是勇敢的,勇敢得舍身为人。狗是机灵的,机灵得敏捷过人。狗是亲和的,亲和得宛如家人。光阴匆匆,如白驹之过隙,转眼已是丙戌狗年之初,值此新年之际,特挑选上海博物馆所藏涉及狗的文物,刊于上博网站,以期丙戌年丰裕、兴盛之禧。
 
 
Copyright© 2006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