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论生肖特性的话,龙大概是十二生肖中知名度最高但又最为神秘的。华人社会,谁都知道龙,但谁也没有见过龙。然而谁也不会否认,时至今日,龙已成为中华民族共识度最高的一种标识性文化符号。
      “龙”作为一种特定的神异动物,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多有记载。许慎的《说文解字·鱼部》里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周易》中记载:“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宋朝罗愿在被誉为古代动植物词典的《尔雅翼》中,对龙的具体模样作了生动的描述:“角似鹿、头似马、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几乎成为后代描述龙的形象的一个范本。至于龙的起源,则呈现出多元的状况:
      比如有龙卷说、雷电说、鳄说、鱼说、海马说、蛇说、猪说、恐龙说、牛说等等,各家之说也似乎皆有文献或考古发现可作为依据, 可谓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然而可以基本认定的是,龙在历代人民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 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 人们通过艺术表达了对龙的崇敬和思想寄托。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龙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通过对历代文物的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龙的造型纹样已成为中国古代艺术中永恒的主题,并在历代文化遗存中留下了踪迹。
      1995年,辽西阜新县沙拉乡查海遗址清理到一条长19.7米的红石堆塑龙,距今约八千年,这是中国发现最早、形体最大的龙的形象。这一遗址还出土了最早的龙纹陶片,比我国先前发现的红山文化玉猪龙约早近3000年。大约在公元前 21 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夏王朝诞生。由此,中原地区及相邻文化区域内各类型文化之间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从而为商周青铜器中的代表性纹饰——龙纹的出现奠定了基石。以后的各朝各代无论是龙的外在造型,还是龙的内在涵义大致都在商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当然,随着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信仰观念的改变,也在不断更新着龙的形象。比如春秋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百家齐放, 思维活跃,龙的造型开始摆脱怪异狞厉的气氛, 出现了清新的艺术风格。诗人屈原在《九歌》中就有“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的描绘。反映在工艺技术上,龙的形象更趋瑰丽多姿、自由奔放。唐代的龙风姿体态均显丰腴, 雍容华贵, 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文明气质。明代正面龙纹盛行,给人以端庄、严肃之感,隐含其中的政治意义被放大,美学意义反而退居其次。
      作为华夏文化形象化表征的龙文化的演进也相当开放,不断吐故纳新。比如当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就对中国龙文化产生很大影响,佛教中的龙王、龙珠、龙宫信仰及其传说与中国本土龙文化融合,使中国龙文化更为丰富多彩。龙的元素在民间也被大量使用。如民间刺绣、剪纸、蓝印花布、雕刻、建筑等均有淳美的龙纹装饰, 体现着劳动人民对生存智慧的采撷。一些节日活动如中秋“ 赛龙舟” 、元宵“舞龙灯”等都成为龙文化情结在民俗方面的表达。这种文化积淀在民族的心理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和民族精神性格的养成。

      “兔留五谷丰登年,龙带风调雨顺来。”飞龙在天, 风起云从,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舞动起东方的巨龙,使古老的土地勃发出磅礴的生命力量,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