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 中西交汇
Encounter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I.想象的异域
Exotic Locales in Imagination

在渴望异国情调的欧洲人眼中,瓷器的魅力也来源于它的产地——因《马可·波罗游记》而闻名的中国,欧洲人将中国想象成奇妙的国度。17世纪后半,一系列东方见闻录的出版助推了“中国风尚”潮流,瓷器中的图像展现出西方理解与遐想中的中国世界,融合中国和美洲人形象的代尔夫特陶砖,更是欧洲人对异域想象的最佳演绎。

更有趣的是,中国陶工同样在瓷器上展现对欧洲的认识。对比中国与欧洲制作的人像瓷塑,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东西方对彼此的认知。迈森生产的中国乐师,姿态、衣装、乐器都与中国大相径庭,而中国陶工塑造的西方人形象也充满中式细节,双方对彼此的塑造都映照出自身的影像与认知定式。时至今日,我们对彼此的样貌已然了解,可以很容易地指出塑像中的错位细节,但认知的定式是否依然存在?

第三章 —— 中西交汇
Encounter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I.想象的异域
Exotic Locales in Imagination

在渴望异国情调的欧洲人眼中,瓷器的魅力也来源于它的产地——因《马可·波罗游记》而闻名的中国,欧洲人将中国想象成奇妙的国度。17世纪后半,一系列东方见闻录的出版助推了“中国风尚”潮流,瓷器中的图像展现出西方理解与遐想中的中国世界,融合中国和美洲人形象的代尔夫特陶砖,更是欧洲人对异域想象的最佳演绎。

更有趣的是,中国陶工同样在瓷器上展现对欧洲的认识。对比中国与欧洲制作的人像瓷塑,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东西方对彼此的认知。迈森生产的中国乐师,姿态、衣装、乐器都与中国大相径庭,而中国陶工塑造的西方人形象也充满中式细节,双方对彼此的塑造都映照出自身的影像与认知定式。时至今日,我们对彼此的样貌已然了解,可以很容易地指出塑像中的错位细节,但认知的定式是否依然存在?

瓷器展示
Porcelain display
瓷器展示
Porcelain display
五彩中国夫妇像
清康熙(1662—1722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埃内斯特·格朗迪迪埃捐赠,1894年
釉上彩中国乐师像
约1763—1794年
德国迈森瓷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罗杰斯基金,1923年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18世纪20、30年代开始,迈森制作的洛可可风格瓷像扬名欧洲,影响了整个欧洲的瓷器制造。这对中国乐师像是典型的“中国风”瓷塑,细长的胡须、锥形的帽子是当时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符号”,但人物袒露的着装、奔放的姿态、立体的五官,以及使用的乐器,都与当时中国人的实际形象相差甚远,是抽象的东方元素、具象的西方细节加上想象构建而成的异域风情。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康熙一朝,大量人物、动物瓷塑出口欧洲,满足欧洲对东方的好奇与想象。当时欧洲对中国人的认识主要来自东方游记中的插画,存在不少臆想的成分。相对而言,这类写实的塑像也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形象。有趣的是,法国洛可可的代表画家弗朗索瓦·布歇曾创作了一系列中国风的画作及《中国生活场景》版画,画中女子的面貌、眉眼、神情与此件塑像颇为相似。布歇本人收藏有大量来自东方的塑像与器物,也许类似的塑像亦是这位洛可可巨匠的灵感来源之一。
白釉荷兰人像
约1700年
中国德化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德化窑瓷像在18世纪极为流行。1703年东印度公司的拍卖中,出现了大量被称作“荷兰家庭”“荷兰士兵”“荷兰人”的欧洲人像。但这件塑像流露出不少中式细节,如台座的花鸟、人物面部的五官和脸型,都带有浓重的中国特点。这类塑像对当时的中国人也许也具有吸引力,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人形象。
全新与未知的世界
版画插图
对比
西游记
版画插图
彩色釉陶中国
与美洲人物图壁砖
约1690—1720年
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
艺术博物馆
J.F. 劳顿后人捐赠,海牙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壁砖上的观音造型出自17世纪苏州《西游记》版画,显示中国版画曾在荷兰流通,同样也被欧洲陶工当作装饰图案的灵感来源。画面中的美洲土著造型则来自阿诺尔德斯·蒙塔努斯《全新与未知的世界》一书中的插图。该书于1671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介绍美洲与澳洲的风貌与文化,蒙塔努斯从未到过新世界,书中包含了许多对美洲人的幻想,但依然成为欧洲的普及书籍。绘制壁砖的彩绘师将中国图像与南美洲土著形象结合,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异域的想象与诠释。
18世纪20、30年代开始,迈森制作的洛可可风格瓷像扬名欧洲,影响了整个欧洲的瓷器制造。这对中国乐师像是典型的“中国风”瓷塑,细长的胡须、锥形的帽子是当时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符号”,但人物袒露的着装、奔放的姿态、立体的五官,以及使用的乐器,都与当时中国人的实际形象相差甚远,是抽象的东方元素、具象的西方细节加上想象构建而成的异域风情。
关闭
釉上彩中国乐师像
约1763—1794年
德国迈森瓷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罗杰斯基金,1923年
点击查看详情
康熙一朝,大量人物、动物瓷塑出口欧洲,满足欧洲对东方的好奇与想象。当时欧洲对中国人的认识主要来自东方游记中的插画,存在不少臆想的成分。相对而言,这类写实的塑像也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形象。有趣的是,法国洛可可的代表画家弗朗索瓦·布歇曾创作了一系列中国风的画作及《中国生活场景》版画,画中女子的面貌、眉眼、神情与此件塑像颇为相似。布歇本人收藏有大量来自东方的塑像与器物,也许类似的塑像亦是这位洛可可巨匠的灵感来源之一。
关闭
五彩中国夫妇像
清康熙(1662—1722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埃内斯特·格朗迪迪埃捐赠,1894年
点击查看详情
德化窑瓷像在18世纪极为流行。1703年东印度公司的拍卖中,出现了大量被称作“荷兰家庭”“荷兰士兵”“荷兰人”的欧洲人像。但这件塑像流露出不少中式细节,如台座的花鸟、人物面部的五官和脸型,都带有浓重的中国特点。这类塑像对当时的中国人也许也具有吸引力,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人形象。
关闭
白釉荷兰人像
约1700年
中国德化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点击查看详情
壁砖上的观音造型出自17世纪苏州《西游记》版画,显示中国版画曾在荷兰流通,同样也被欧洲陶工当作装饰图案的灵感来源。画面中的美洲土著造型则来自阿诺尔德斯·蒙塔努斯《全新与未知的世界》一书中的插图。该书于1671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介绍美洲与澳洲的风貌与文化。蒙塔努斯从未到过新世界,书中包含了许多对美洲人的幻想,但依然成为欧洲的普及书籍。绘制壁砖的彩绘师将中国图像与南美洲土著形象结合,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异域的想象与诠释。
关闭
彩色釉陶中国与美洲人物图
壁砖
约1690—1720年
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
荷兰国立博物馆
J.F. 劳顿后人捐赠,海牙
点击查看详情
对比《西游记》版画插图
《全新与未知的世界》版画插图
其他章节
Other chapters
I.模仿与交流
Imi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其他章节
Other chapters
I. 模仿与交流
Imi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明清时期,中国陶瓷深刻影响了周边国家乃至欧洲的窑业发展。亚洲区域内,越南、中东、日本等地都大量仿烧青花瓷器,当中国陶瓷因海禁、战乱等原因陷入贸易低谷时,这些地区生产的器物便代替中国产品,行销海外。
欧洲人一直试图破解中国瓷器生产的秘方。美第奇家族在最初的制瓷尝试中烧造出软质瓷器;葡萄牙、荷兰代尔夫特、法国讷韦尔等地则以锡釉陶技术模仿中国青花蓝白相间的外观;随着工匠的迁徙,欧洲许多地区都开始生产彩陶及软质瓷器,仿烧中国陶瓷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土生产工艺的探索,最终于1708年,迈森成功烧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
交流绝非单向,中国陶瓷也同样受到海外的影响与启发。欧洲、日本的陶瓷、玻璃、珐琅、金属器、版画、织绣、钱币、藏书票、设计稿都大大丰富了中国贸易瓷的形式与纹样。本章透过实物组合,相对系统地呈现明清时期中外陶瓷的交流脉络。
{{num_pc}}/2
1/
2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