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是中国传统植物中最具艺术气质的品类,既宜吟咏,又堪入画,还是著名的音乐题材。它的美不仅限于形色之彰显,更强调韵致的表达。“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用朦胧的影子和缥缈的气息牵引心理的共鸣,在恍惚间完成虚实的转换,求得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和谐。

作为原生于我国的本土植物,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已屡屡可见梅的栽培痕迹,而先秦文献中关于梅的种种记载,也证明了它作为果品、药物和调味品的悠久历史。魏晋以降,随着江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性宜南方的梅花在实用以外的审美价值逐渐被发现,日益从经济植物向观赏植物转化,并被赋予人格化的形象和道德化的意义,最终跃升“众芳之首”,成为中国文化中清高雅逸的物质象征和艺术中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古人有折梅寄远之俗,值此残腊将尽,初阳乍升之际,上海博物馆特集馆藏梅花文物一组,以报春信,以申佳祝:愿致来岁风和景淑、万物齐新之福。

本次数字展示专题图文内容均为上海博物馆版权所有。其他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如需转载,
请与上海博物馆联系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邮箱:webmaster@shanghai-museum.org
Copyright © 2019 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