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花鸟画的成熟
        花鸟画技法在五代时已十分成熟,涌现出以西蜀黄荃、南唐徐熙为代表的两大花鸟画派,形成富丽精工和淡然优雅的不同艺术风格,史称“徐黄异体”,成为后世写实与写意花鸟分流的端绪。
        宋代设立宫廷画院,绘画艺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花鸟画追求整饬、工致、富丽的效果,黄家“富贵”风格一枝独秀,统领北宋花鸟画坛近百年之久。北宋中晚期画家崔白首倡变通,在工丽精雅的法度之外,追求更为深邃的意境,形成“体制清淡,作用疏通”的风格,深刻影响了北宋晚期到南宋时期的宫廷花鸟。
        宋代中期以后,徐熙野逸的画风在文人士大夫中得到回响,进而激发了文人画的出现。苏轼提倡舍形取意的绘画思想,开辟了花鸟艺术新的审美境界,又与文同、米芾等人身体力行勇于实践,遂成为此后近千年文人画潮流的发端。南宋时期的梁楷、法常等借鉴山水画的笔法,尝试用粗简迅疾的笔法描绘花鸟,追求潇洒清新的自然之趣,为以后写意花鸟的发展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五代 徐熙 雪竹图
宋人 锦鸡竹雀图
宋人 荔枝图
宋人 荷塘鹡鸰图
宋 文同 墨竹
宋人 茶花蝴蝶图纨扇页
宋人 猿鹭图页
宋人 蜀葵图散页
宋人 鹌鹑图散页
宋人 虞美人图纨扇页
宋人 夜合花图纨扇页
宋 赵佶柳鸦芦雁图
 
春天,一起来看花——中国古代花鸟画专题
上海博物馆所有 Copyright © Shanghai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