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中西交通
Transpor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V.沉船瓷器与贸易网络
Shipwreck Porcelain and Trade Networks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贸易船队在大洋间穿梭如织,偶尔沉没的船只如同凝固的时间胶囊,封存着特定的历史片段。陶瓷不易朽坏,是沉船中最易保存、辨识的物品,研究者可以据此了解当时的贸易规模、追索货品的流通轨迹,进而探究、复原贸易航线,弥补文献的缺失或不足。有鉴于此,沉船瓷器研究已经成为探索古代交流与贸易的重要路径。

本章汇集15世纪末至18世纪重要沉船出水瓷器,来自不同水域,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及东南亚沉船,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贸易陶瓷组合面貌的差异与变迁,也向观众呈现16至18世纪中西贸易航线、转运网络的发展。

第一章 —— 中西交通
Transpor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V.沉船瓷器与贸易网络
Shipwreck Porcelain and Trade Networks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贸易船队在大洋间穿梭如织,偶尔沉没的船只如同凝固的时间胶囊,封存着特定的历史片段。陶瓷不易朽坏,是沉船中最易保存、辨识的物品,研究者可以据此了解当时的贸易规模、追索货品的流通轨迹,进而探究、复原贸易航线,弥补文献的缺失或不足。有鉴于此,沉船瓷器研究已经成为探索古代交流与贸易的重要路径。

本章汇集15世纪末至18世纪重要沉船出水瓷器,来自不同水域,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及东南亚沉船,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贸易陶瓷组合面貌的差异与变迁,也向观众呈现16至18世纪中西贸易航线、转运网络的发展。

瓷器展示
Porcelain display
瓷器展示
Porcelain display
青花盘(一组)
明万历中期(约1590—1600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弗兰克·戈迪奥捐赠,1999年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此组盘分两类,一类为典型的克拉克瓷,另一类为所谓“二层盘”式样。两类器物在同一艘沉船上出水,显示其生产年代接近。1573年第一艘满载中国丝绸和瓷器的西班牙船从马尼拉出发,开启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时代。“圣迭戈号”沉船材料精准保留了1600年西班牙商船的瓷器贸易信息,这两类出水瓷盘为判定17世纪初的贸易瓷器面貌和共伴关系提供了年代标尺。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圣迭戈号(San Diego)
“圣迭戈号”原本是一艘从事贸易的西班牙商船,1600年被临时征用,装载了14尊从马尼拉各炮台拆下的火炮,与抵达菲律宾马尼拉湾的荷兰船战斗,因装载过重,仓促应战,沉没于纳苏格布(Nasugbu)西南的好运礁(Fortune Island)海面。沉船货舱中仍保留了许多中国青花,应该是原船主的货品,打捞出水超过1200件,主要为景德镇窑及漳州窑产品,是珍贵的西班牙贸易瓷器材料。
青花开光花鸟纹瓶
明万历后期(约1600—1613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荷兰国立博物馆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长颈瓶输入欧洲和中东,延续时间较长,“圣迭戈号”(1600)、“圣玛格丽特号”(1601)载有相似的瓶,“哈彻号”(1643)船货中仍有同类瓶,但品质不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早期发出的贸易指示(1603和1607年)要求在亚洲的公司商人购买“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瓶。荷兰试图取代葡萄牙掌控中欧贸易,但要获取优质商品并不容易。“白狮号”上的瓷器大多质量普通,正如这件瓶。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白狮号(Witte Leeuw)
“白狮号”是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1613年在返航荷兰途中,遭葡萄牙舰队攻击,沉没于非洲西南岸的圣赫勒拿(Saint Helena)附近。沉船出水了不少中国瓷器,以景德镇青花为主,亦包含漳州窑产品。“白狮号”保存了荷兰在其亚洲贸易草创阶段的珍贵材料,可以从中了解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一阶段的贸易品种与组合。
青花开光杂宝纹盘
明万历后期(约1600—1615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这类椭圆形开光克拉克瓷是万历、天启时期外销瓷中最常见的品种,在这一时期的沉船上多有出水。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班达号(Banda)
“班达号”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从属于由万丹驶往荷兰港口的船队,1615年沉没于毛里求斯马斯克林群岛附近海域。沉船出水了万历时期的景德镇克拉克瓷器,种类包括碗、盘、杯、玉壶春瓶、高足碗等。
青花开光杂宝花卉纹葫芦瓶
明万历—天启(1573—1627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上海博物馆
金乐琦、董建平夫妇捐赠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克拉克瓷主要产自江西景德镇和福建漳州一带,器型多样,常见包括盘、碗、军持、长颈瓶、杯等,此类葫芦瓶也属典型的克拉克瓷,是外销瓷中的常见样式。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万历号(Wanli)
“万历号”是一艘建造于东南亚或印度的商船,推测属于葡萄牙。2003年在马来西亚东海岸登嘉楼州(Tanjong Jara)附近海域被发现。该船沉没于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出水了大量中国陶瓷,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主,另有少量德化窑瓷器、宜兴紫砂和福建陶器。出水陶瓷包括各式碗、盘、盖罐、大罐、盖盒、军持、葫芦瓶、玉壶春瓶、茶壶、塑像等。
青花开光花卉纹盖罐
明末清初(约1643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荷兰国立博物馆
荷兰亚洲艺术协会寄藏(芭芭拉·哈里森遗赠,2016年)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这类盖罐在荷兰需求量很大,当时大量出口。在油画中,它们是时兴的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出现在柜顶、壁炉架等各处。当时最重要的静物画家威廉·卡尔夫(1619—1693)在至少4幅静物作品中画了相似的罐。这一样式的罐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如此件呈现较为标准的卵形,另一种更加瘦长,两种形状的罐在“哈彻号”沉船中都有出水。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哈彻号(Hatcher)
“哈彻号”是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沉没于印度尼西亚宾坦岛(Bintan)外的斯特霖威夫司令礁(Admiral Stelingwerf Reef)附近。沉船出水完整瓷器2.5万余件,主要为明末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此外还包括一些青瓷、白瓷、彩瓷等。其中两件书“癸未春日写”款的瓷罐表明此船可能沉没于崇祯十六年(1643)或之后不久。
青花牡丹竹石图壶,
青花竹石骏马图杯、碟
清乾隆中期(约1750—1760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弗兰克·戈迪奥捐赠,1999年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此组器物包括一壶一杯碟,均出水于“格里芬号”沉船,是18世纪中期销往欧洲瓷器的典型品种。根据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格里芬号”曾四次往返于中英之间。与以往横跨南海的路线不同,该船在最后一次由广州返航的途中,选择了中国东洋航路的传统路线,途中泊靠菲律宾,体现出英国东印度公司亚欧航线南海段的多样构成。
点击查看详情
关闭
格里芬号 (Griffin)
“格里芬号”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1760年12月底自广州出发后,1761年1月在菲律宾苏禄海民都乐岛附近触礁沉没,这是南海水域唯一一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沉址。1985年法国考古学家与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合作调查并发掘了该船,出水瓷器7000余件,其中大量瓷器仍在包装箱中。
“圣迭戈号”原本是一艘从事贸易的西班牙商船,1600年被临时征用,装载了14尊从马尼拉各炮台拆下的火炮,与抵达菲律宾马尼拉湾的荷兰船战斗,因装载过重,仓促应战,沉没于纳苏格布(Nasugbu)西南的好运礁(Fortune Island)海面。沉船货舱中仍保留了许多中国青花,应该是原船主的货品,打捞出水超过1200件,主要为景德镇窑及漳州窑产品,是珍贵的西班牙贸易瓷器材料。
关闭
圣迭戈号(San Diego)
点击查看详情
此组盘分两类,一类为典型的克拉克瓷,另一类为所谓“二层盘”式样。两类器物在同一艘沉船上出水,显示其生产年代接近。1573年第一艘满载中国丝绸和瓷器的西班牙船从马尼拉出发,开启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时代。“圣迭戈号”沉船材料精准保留了1600年西班牙商船的瓷器贸易信息,这两类出水瓷盘为判定17世纪初的贸易瓷器面貌和共伴关系提供了年代标尺。
关闭
青花盘(一组)
明万历中期(约1590—1600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圣迭戈号沉船出水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弗兰克·戈迪奥捐赠,1999年
点击查看详情
“白狮号”是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1613年在返航荷兰途中,遭葡萄牙舰队攻击,沉没于非洲西南岸的圣赫勒拿(Saint Helena)附近。沉船出水了不少中国瓷器,以景德镇青花为主,亦包含漳州窑产品。“白狮号”保存了荷兰在其亚洲贸易草创阶段的珍贵材料,可以从中了解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一阶段的贸易品种与组合。
关闭
白狮号(Witte Leeuw)
点击查看详情
长颈瓶输入欧洲和中东,延续时间较长,“圣迭戈号”( 1600 、“圣玛格丽特号”(1601)载有相似的瓶,“哈彻号”(1643)船货中仍有同类瓶,但品质不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早期发出的贸易指示(1603和1607年)要求在亚洲的公司商人购买 “ 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瓶。荷兰试图取代葡萄牙掌控中欧贸易,但要获取优质商品并不容易。“白狮号”上的瓷器大多质量普通,正如这件瓶。
关闭
青花开光花鸟纹瓶
明万历后期(约1600—1613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白狮号沉船出水
荷兰国立博物馆
点击查看详情
“班达号”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从属于由万丹驶往荷兰港口的船队,1615年沉没于毛里求斯马斯克林群岛附近海域。沉船出水了万历时期的景德镇克拉克瓷器,种类包括碗、盘、杯、玉壶春瓶、高足碗等。
关闭
班达号(Banda)
点击查看详情
这类椭圆形开光克拉克瓷是万历、天启时期外销瓷中最常见的品种,在这一时期的沉船上多有出水。
关闭
青花开光杂宝纹盘
明万历后期(约1600—1615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班达号沉船出水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点击查看详情
“万历号”是一艘建造于东南亚或印度的商船,推测属于葡萄牙人。2003年在马来西亚东海岸登嘉楼州(Tanjong Jara)附近海域被发现。该船沉没于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出水了大量中国陶瓷,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主,另有少量德化窑瓷器、宜兴紫砂和福建陶器。出水陶瓷包括各式碗、盘、盖罐、大罐、盖盒、军持、葫芦瓶、玉壶春瓶、茶壶、塑像等。
关闭
万历号(Wanli)
点击查看详情
克拉克瓷主要产自江西景德镇和福建漳州一带,器型多样,常见包括盘、碗、军持、长颈瓶、杯等,此类葫芦瓶也属典型的克拉克瓷,是外销瓷中的常见样式。
关闭
青花开光杂宝花卉纹葫芦瓶
明万历—天启(1573—1627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万历号沉船出水
上海博物馆
金乐琦、董建平夫妇捐赠
点击查看详情
“哈彻号”是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沉没于印度尼西亚宾坦岛(Bintan)外的斯特霖威夫司令礁(Admiral Stelingwerf Reef)附近。沉船出水完整瓷器2.5万余件,主要为明末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此外还包括一些青瓷、白瓷、彩瓷等。其中两件书“癸未春日写”款的瓷罐表明此船可能沉没于崇祯十六年(1643)或之后不久。
关闭
哈彻号(Hatcher)
点击查看详情
这类盖罐在荷兰需求量很大,当时大量出口。在油画中,它们是时兴的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出现在柜顶、壁炉架等各处。当时最重要的静物画家威廉·卡尔夫(1619—1693)在至少4幅静物作品中画了相似的罐。这一样式的罐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如此件呈现较为标准的卵形,另一种更加瘦长,两种形状的罐在“哈彻号”沉船中都有出水。
关闭
青花开光花卉纹盖罐
明末清初(约1643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哈彻号沉船出水
荷兰国立博物馆
荷兰亚洲艺术协会寄藏(芭芭拉·哈里森遗赠,2016年)
点击查看详情
“格里芬号”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1760年12月底自广州出发后,1761年1月在菲律宾苏禄海民都乐岛附近触礁沉没,这是南海水域唯一一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沉址。1985年法国考古学家与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合作调查并发掘了该船,出水瓷器7000余件,其中大量瓷器仍在包装箱中。
关闭
格里芬号 (Griffin)
点击查看详情
此组器物包括一壶一杯碟,均出水于“格里芬号”沉船,是18世纪中期销往欧洲瓷器的典型品种。根据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格里芬号”曾四次往返于中英之间。与以往横跨南海的路线不同,该船在最后一次由广州返航的途中,选择了中国东洋航路的传统路线,途中泊靠菲律宾,体现出英国东印度公司亚欧航线南海段的多样构成。
关闭
青花牡丹竹石图壶
青花竹石骏马图杯、碟
清乾隆中期(约1750—1760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格里芬号沉船出水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弗兰克·戈迪奥捐赠,1999年
点击查看详情
其他章节
Other chapters
III.陶瓷贸易变迁与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Changes in Porcelain Trade and the Rise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ies
III .陶瓷贸易变迁与
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IV.沉船瓷器与贸易网络
Shipwreck Porcelain and Trade Networks
IV .沉船瓷器与贸易网络
I.从中东到欧洲
Exchanges with Europe via the Middle East
I
.
从中东到欧洲
II.中欧贸易的展开
Outset of Sino-European Trade
II .中欧贸易的展开
其他章节
Other chapters
III.陶瓷贸易变迁与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Changes in Porcelain Trade and the Rise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ies
16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瓷器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在东南亚及中东区域。澳门开埠以后,中葡贸易迅猛增长,瓷器的外销重心逐渐转向欧洲,最具标志性的克拉克瓷在16世纪晚期出现,并在17世纪前期成为最流行的外销瓷器品种。 1602年,荷兰从事远东贸易的公司合并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先后占据巴达维亚、马六甲,逐步取代葡萄牙成为中欧贸易的主导,开启了东印度公司贸易的新时代。明末清初,荷兰人将大量“转变期”风格的瓷器运至欧洲,康熙朝社会稳定后,又订制了大量符合欧洲需求的器物。18世纪以后,来华贸易的欧洲商人更为多样,荷兰的主导地位又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取代。 本章精选代表性贸易陶瓷品种,从中可一窥外销瓷器面貌,及中欧贸易主导权的变迁。
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III .陶瓷贸易变迁与
IV.沉船瓷器与贸易网络
Shipwreck Porcelain and Trade Networks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贸易船队在大洋间穿梭如织,偶尔沉没的船只如同凝固的时间胶囊,封存着特定的历史片段。陶瓷不易朽坏,是沉船中最易保存、辨识的物品,研究者可以据此了解当时的贸易规模、追索货品的流通轨迹,进而探究、复原贸易航线,弥补文献的缺失或不足。有鉴于此,沉船瓷器研究已经成为探索古代交流与贸易的重要路径。 本章汇集15世纪末至18世纪重要沉船出水瓷器,来自不同水域,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及东南亚沉船,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贸易陶瓷组合面貌的差异与变迁,也向观众呈现16至18世纪中西贸易航线、转运网络的发展。
IV .沉船瓷器与贸易网络
I.从中东到欧洲
Exchanges with Europe via the Middle East
大航海时代之前,中国与欧洲的交往及贸易需经中东地区中转,东西方之间的商贸由阿拉伯商人主导,货品自中东地区的大马士革等贸易枢纽,经威尼斯或热那亚输入欧洲。 辗转到达欧洲的东方货品数量稀少、价格高昂,是仅供权贵阶层消费的奢侈品。中国瓷器在其中备受推崇,成为王室、贵族间的外交赠礼,埃及苏丹曾以之馈赠法国国王查理七世、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威尼斯总督等欧洲贵胄。 在中欧贸易全面繁荣之前,中东地区的中转是东方货品输入欧洲的重要路径。本章精选三件瓷器珍品,揭示当时中国器物通过外交、旅行、贸易等不同渠道输入欧洲的方式。这些精美的器物,不仅见证了这段特殊的流通历史,也开启了此后东方瓷器风行欧洲的先声。
I .从中东到欧洲
II.中欧贸易的展开
Outset of Sino-European Trade
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取得沟通中国的战略要地。1513年,欧维士航行至中国,标志着中葡直接贸易的开端。尽管葡萄牙与明朝的官方交往并未成功,但16世纪20年代起,葡萄牙建立起以马六甲为中心,连通中国东南沿海的贸易网络,之后还在私商引导下赴闽、浙贸易,甚至从宁波一带出发,开始对日贸易。 1549年走马溪之战后,葡萄牙人重返粤海,在上川岛、浪白澳等地贸易。1557年,葡萄牙入居澳门,获得了稳定居留地。澳门自此飞速发展,成为远东最重要的中转港和贸易中心。 在贸易各阶段,葡萄牙都订制了特殊的纹章瓷器。本章器物能够完整呈现葡萄牙在马六甲、浙江、日本、上川岛、澳门等不同时期的贸易史。作为最早的欧洲订制瓷,它们还记录了东西方早期图像交流中的误读,以及当时贸易和宗教文化传播的关系,弥足珍贵。
II .中欧贸易的展开
{{num_pc}}/4
{{num}}/
4
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1000339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