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横屏浏览

图18


图23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座面为绳编软屉(图17
) ,腿足交叉形成折叠结构,展开腿足后屉绳拉紧,限定腿足,形成座面。腿足折叠后能缩小体积,便于移动和携带。由于腿足的倾斜角度可以改变,所以交椅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调整绳编软屉的长度,来调整座面的进深以及靠背的倾角和高度。该交椅软屉为后配,使用不多,屉面紧密如新。座面进深小,椅圈倾角大,扶手前端位置较低,搭脑位置较高。

靠背板为攒框镶板的纵向形式,上为透雕螭纹,中为透雕麒麟纹,下为壸门亮脚(图组18
) 。在该椅的主要构件的交接部位、弯转部位,以及部分榫卯结合处,都镶有铜饰件(图组19
) 。交椅因频繁的折叠和搬运,很容易受损,这些铜件可以起到加固作用,使之经久耐用,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其古旧而幽暗的金属光泽,衬托着靠背板上精美的主题雕刻,且无喧宾夺主之嫌。整体设计在形式和功能的平衡上把握得当,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


椅圈的形状即宋人所谓“栲栳样”。《通雅》对于“栲栳”的解释是“屈竹为器”,外观上很形象,可若用木材来制作,则完全不是“屈竹”那么简单。椅圈分五段接成,每段都要用大料挖做,将这五段弯材严丝合缝地连为一体的是楔钉榫(20-动画),这种榫卯结构有两个榫头作合掌式交搭,榫头前端又各出小舌入槽,使椅圈不会上下松动。木质楔钉贯穿搭口中部的方孔,使椅圈不会左右松动。这种榫卯结构在外观上很隐蔽,不显眼,却是成造该椅外形的关键。整个椅圈圆婉柔和,左右对称,一顺而下,对主人的身体形成合抱之势。
图20


由于常常需要移动、搬运,交椅是最容易损坏的家具。尤其是椅圈,极易脱榫或断裂。这把交椅以金属棍连接腿足弯转部位,这样既可以稳定椅圈,又可将椅圈的承重通过金属棍导向腿足。交椅的椅圈不能像圈椅那样直接连接前、后足,否则将无法折叠,所以在腿足上端安装弯转部件,屈曲向前,辅以金属杆,加上靠背板,形成五个支撑点(图21
) ,共同承托椅圈。相比直后背交椅,工艺难度明显增加。

与早期交椅相比,这把交椅的椅圈位置要高得多。山东济南司里街元墓壁画、山西永济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上所绘交椅,以及蒙古国出土的石雕交椅、内蒙古元代祭祀遗址的石雕交椅(图组22
) ,椅圈的高度较低,尺寸较小,略高于交椅上所坐的人物的腰部,人物前臂及肘部搁在扶手前端,上臂和肩背部都得不到承托。椅圈较低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靠背板的高、宽比很小,呈现宽阔方正的形状。而目前所见传世的黄花梨交椅,已经普遍使用大椅圈,椅圈位置升高,靠背板向上延伸,其高宽比增大而显得狭长,还有着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度。这种改进使人的背部与靠背板的接触面更大,整个手臂都能得到椅圈的承托。从早期交椅仅仅满足坐、靠、扶的基本功能,到后来功能逐渐完善,达到较高的使用舒适度,其间必然存在这样的演变过程(23-衍生阅读
) 。


椅圈最高处距离座面51厘米,闲时小憩,头稍后仰,椅圈托住头颈,可得倦偃之姿,从宋人对交椅使用情况的描述上看,当时交椅的设计更加注重对于坐姿的规范,而不是特别重视对于舒适度的追求。宋代张端义《贵耳集》:“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因秦师垣在国忌所偃仰片时坠巾,京尹吴渊奉承时相,出意撰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遣匠者顷刻添上,凡宰执侍从皆有之,遂号太师样,今诸郡守倅必坐银校椅,此藩镇所用之物,今改为太师样,非古制也”。文中“校椅”即交椅;“宰执”即宰相;“秦师垣”即秦桧;“栲栳样”即圆后背式。大意是说吴渊为了奉承秦桧,做了四十只荷叶形托首,派人装在秦桧及其侍从的交椅上,成为交椅新款式“太师样”。由此可知宋代交椅的椅圈的高度不足以在偃仰之时承托颈部,只能通过安装“荷叶托首”以弥补这一缺憾。
南宋王明清《挥麈录》中也记载:绍兴初年,临安知府梁仲谟在待漏院见有些等候上朝的官员坐在交椅上打瞌睡,觉得很好笑。有人告诉他新出来一种交椅的式样“用木为荷叶,且以一柄插于靠背之后,可以仰首而寝。”梁仲谟就照样子为那天在场的官员们都做了一件。此种装有荷叶形托首的交椅,后来成为达官贵人常用的式样。因无实物留存,这种新式交椅的具体形像,只能在宋人绘画中观之大略。《春游晚归图》(图24
) 中一个侍从肩上所扛的交椅就装有荷叶形托首,可与上述文字记载相印证。

这件交椅的靠背板采用了攒框装板的方式,这种做法早在南宋交椅的靠背上就已经出现了。《蕉阴击球图》、《春游晚归图》上的交椅都是如此。采用这种比较繁琐的攒接工艺,是为了兼顾牢固与美观。脚踏的做法很常见,是可以上下翻转的活动装置,巧妙而实用。这种折叠脚踏的形式在明代版画《鲁班经·匠家镜》出现过,而明代绘画《临淮侯李言恭像》(图25
) 上的折叠脚踏,有更为清晰的构造,其脚踏两端连接前腿下端,下有两足落在交椅前腿底端的横跗上。并非所有的交椅都会采用折叠结构的脚踏,有些交椅会另外配备单独的脚踏,还有些交椅原本就没有脚踏。


图19


图21


图22


图24


图25
